第79章 经济边疆(十四)(第2/2页)

毕庆山慢慢点着头,“土地边疆的确更大一些。”

见毕庆山回答正确,韦泽继续说道:“组织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组织内的人要靠这个组织吃饭。现阶段相比,没什么能比这个遮风挡雨的房子更能让大家心甘情愿跟随组织的手段了。年轻人现在不靠家里,当然买不起房子,不过只要大家真的肯跟着我们干,可以分期付款么!我们也不用什么利滚利,一年固定5%的利息。5年、10年,总能分期把钱付清吧。他们离开了我们的组织,去哪里弄这么多钱出来?每个月都要支付按揭。那就自然得跟着组织走了。”

毕庆山当然知道韦泽绝非什么好人,用这样冷酷的经济手段来实现一些措施倒也能算得上非常有效。只是这样的冷静的态度的确是比较骇人了。

“都督,我们能保证这些人会这么做么?”毕庆山问道。

韦泽笑道:“我们不是神仙,我们更不是什么算命先生。测算无疑在小说里头能说说,可是咱们真的能做到的是什么?我觉得我们竭尽全力能让这个政策不走样就不错了。庆山,如果采用了这个政策,我得先和同志们说清楚。谁在这么大的利益里头往自家捞好处,那就不要说国法无情。”

毕庆山也认同韦泽所说的做不到测算无疑,不过毕庆山却觉得韦泽或许是能够例外的。因为国法无情是光复党达成的共识,写进了党的决议里面。而韦泽现在所做的事情,无一例外都是有之前的事情做铺垫。

“都督,我觉得大家不会干这种傻事的。”毕庆山还是得打圆场。毕竟国务院将负责这个政策的具体执行,一早就预言有同志会出事,那也太晦气了。

韦泽爽朗地笑道:“希望如此吧。”

看着那温暖的笑容,毕庆山心里头其实是有点发冷的。一直以来,韦泽做出的预测极少有错误。从天京之变前韦泽对杨秀清的忠诚,到天京之变时韦泽为了避免太平天国内部彻底分裂做出的努力。这些看着对别人有着最大利益的事情,放到五年十年为长度的时间上来看,韦泽则是最大的受益人。

1853年,当韦泽手里只有那几千号人的时候,谁又能相信,那位太平天国的小检点,10年后就能占据淮河以南的所有土地?

在这样的强烈感觉之下,毕庆山跟了一句,“希望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