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第三次大烟战争(十三)(第2/3页)

当然,这也就是法军的应对极限了。而光复军有韦泽都督在,吴辽记得很清楚,韦泽都督先写了一张纸条,扣在桌面上。等光复军花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想出了解决方法之后,韦泽都督才掀开了那张纸,上面写了“用炮兵覆盖敌人阵地”几个字。

接下来,韦泽都督又讲述了步兵面对这样局面的应对战术。而吴辽现在看到了光复军一线部队正在采用这样的战术,阵地的撤退路线早就准备好了。因为不想给法军可以利用的阵地,所以一线部队没有挖壕沟,而是稍微修整了一下地形。所以部队猫着腰站起身,拎着步枪从一个遮蔽点快步跑向另一个遮蔽点。如果两个遮蔽点之间没有足够高的凸起,部队就匍匐前进,胳膊腿并用,快速爬过那些地段。

这姿势看着的确丢人,可这样的姿势能够最大限度的隐蔽自己。部队的行动都是依照队列执行的。如果被敌人发现一个士兵,他们就可以集中火力对这一带猛轰,那时候损失的可就不是一个士兵的生命,而是十几个,几十个士兵的生命。同时还会把部队的动向暴露给敌人。让之后的战斗变得非常困难。

看到第一线部队终于顺利在法军的炮击中撤回了第二道的防线,吴辽终于松了口气。方才,他只感觉自己也和一线的战士们在一起,那种身体与地面接触的感觉是如此清晰,仿佛是吴辽也跟着大伙一起在地上匍匐前进一般。

身体恢复之后,吴辽立刻就回了部队。在所有的训练中,吴辽自己每次都要与部队一起练。在烈日下,在阴云下,在雨水里,吴辽亲自摸爬滚打。训练的艰苦让基层军官都看不下去了,觉得吴辽不光自己往死里练,还要带着大家一起往死里练!

即便部队里面怨声载道,吴辽却没有丝毫的放松、部队心理医生已经把道理给吴辽讲的清楚,过去的战斗已经结束了,以后的每一次战斗都是全新的战斗。人永远都活在当下,而且只可能活在当下。

吴辽承认这没错,可佛山战役中那漫天的血色,还有看着兄弟们一排排倒在敌人枪口下的场景,会经常从吴辽的心中冒出来。让他颤栗,让他绝望。只有一遍遍的操演着新式的武器和战术,才能让吴辽感觉到他和部队有了新的力量,他和部队已经拥有了超过佛山战役时的作战能力。佛山战役的梦魇,再也不会重现。

抬头仔细观察着法军的指挥,吴辽看到来自军舰的炮击终于停歇了。法国陆军开始继续前进。

“冲锋!”法国各个方阵的军官们不约而同的发出了同样的命令。不管敌人到底有什么样的准备,在那么密集的炮击下,中国军队是不可能有幸免可能的。此时需要的是让法军快速靠上去,然后利用密集的火力解决山区的中国军队。因为法军继续向前的话,就不可能受到舰炮的保护了。即便法军的舰炮还能射击,可那时候到底是炮击敌人还是炮击法军,可就很难讲了。

两百多米的距离很快就冲过去了,法军在抵达中国军队第一道防线的时候稍微停顿了一下。地面上密密麻麻的弹坑的确是个问题,而地面上只留下了二十几具被火炮击中而死亡的中国军人的尸体。这不能不让法军感到极为意外。方才法军被打死打伤了上百号人,难道仅仅是这二十几个人就给了法军如此巨大的伤亡么?这二十几个中国士兵是这么厉害的射手么?

脱离了舰炮的掩护射程之后,法军的大炮终于运上了九龙这边的海岸。有了陆地炮兵的掩护,法军指挥官也觉得心里面踏实了不少。他命令部队继续前进,一气攻下狮子山高地。

第二道防线也抵挡了大概二十分钟,因为距离近了不少,吴辽能够看得更加清楚。部队只是给了法军一部分打击之后就撤退到了第三道防线,这也是狮子山正式防线的第一道。这里挖了半人多深的战壕,战壕前面四十米处布下了竹签阵与陷阱阵。足以抵挡一下法军的进攻速度。

而率先与光复军这条战线接战的不是中央战线,而是法军两翼的战线。无论是光复军还是欧洲军队,都非常清楚侧翼进攻的威力。在侧翼,吴辽各放下了两个营的部队。反倒是正面的战线上,吴辽也只放了两个营。

光复军把法军被放到了距离阵地六十米的地方才开始用步枪猛烈射击,而狮子山上的炮兵此时也加入了战团,炮兵们首先要摧毁的是法军的陆军炮兵。半山腰上的滑膛炮对着法军炮兵阵地猛烈开火。

观战的美国军人们目瞪口呆的看到光复军的火炮突然间就猛烈了将近十倍,狮子山炮台上的炮位终于伴随着硝烟展现出它们的身姿,而法军在岸边设置的炮兵阵地附近则是猛烈的爆炸开来。那些炮弹都用了延时引信,铁球在地面上弹跳着,旋转着。或者直接冲进法军炮兵阵地,把人和大炮一起撞倒。即便是没有命中,过了片刻,这些炮弹就在法国炮兵阵地附近猛烈的炸开。把法国炮兵的炮组淹没在沙石与浓烟里头。

除了炮击之外,枪声也如同爆豆般响起。也不知道开火的是法军还是中国军队,总之,到处都是硝烟,到处都是响声。整个战场如同沸腾的大锅般笼罩在烟雾之中。

“前进!”“开火!”“开火!”“前进!”法国军官们或者歇斯底里,或者声音颤抖的发布着这两个命令。

他们终于看到了敌人,他们躲在地面上的壕沟内,几乎毫不停歇的对着法军猛烈射击。那些鼹鼠般的中国军人只有半个脑袋勉强能够被法军看到,而在这被硝烟逐渐遮蔽的战场上,那半个脑袋也很快就在法军视线里头模糊起来。在六十米内想击中这样的目标未免是太难了。所以法军不顾自己的伤亡,向着光复军冲了过去。

然而脚上的剧痛很快让他们发现地面上有玄虚,把血淋淋的脚掌从地面上拔起来,他们才看到地面上竟然密布尖锐的竹签。法军立刻试图绕过竹签,跑在前面的士兵们身体突然猛的一歪,仿佛整个人挨了一截。地面上挖了不少半条腿深的孔洞,一不小心就会踩进去,重则骨折,轻则崴脚,即便是没有受伤,想从这里头把脚拔出来也得费点力气。

可就这么一耽误,部队就遭到了密集的子弹射击。不少法军就以怪异的姿势扑倒在地,前仰后附的倒在竹签上或者陷坑里头。如果法军肯踩着战友的尸体继续前进,大概也能用尸体扑出一条通道来。可法军的战斗意志到此也就基本到了尽头,他们宁肯继续停在竹签阵后,隔着四十几米的距离与光复军对射,也不想继续前进了。

作为欧洲第一流的军队,法军的确训练有素,在此时他们竟然能够用三段击这样的老战术,前面的步兵射击,后面的士兵填弹。用这样的方式维持火力。可在这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整个人与半个脑袋相比面积未免差距太大。法军就这么一排排的被打倒,当伤亡超过了三成之后,法军中军首先崩溃了。他们再也没有了开战前的勇气,放弃了军人的荣誉,法国人把自己的背留给中国军人,开始转过身撤退。继续打下去就是白白送死,那么死也至少死在挽救自己生命的道路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