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清洗(十一)(第2/2页)

林凤祥有过被围的经历,那种绝望与无力感即便是过去了一年,依旧是记忆犹新。韦泽特别强调过,若是在淮安被围,连救兵就很难指望。有韦泽这样的悍将在,整个天国的军事局面上可以说是游刃有余。韦泽能够长驱千里北上救援林凤祥。若是韦泽还在的话,别说清军试图切断林凤祥的后路,就算是清军把林凤祥死死围困在淮安,他也没有任何害怕。只需拖住围攻只要能拖住清军,韦泽赶到之后就能彻底击破清军,反过来扩大地盘。现在韦泽不在,林凤祥反倒成了淮南部队的主心骨,大家还眼巴巴的等着林凤祥前来救援呢。

到了此时,林凤祥当机立断,他召集起手下众将,“我们做准备回安徽去!”

7月中旬,安徽巡抚江忠源得知了清军夺回淮安的消息,他并没有因为这个情报而有什么高兴的感觉,神色间反倒是更加严肃起来。

李鸿章看完了奏报之后同样不怎么高兴,他对江忠源说道:“江公,苏北的粤匪跑回安徽,对我们来说却不是什么好事啊!”

江忠源当然知道这不是什么好事,这消息大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味道。不久前江忠源还得到了韦泽脱离太平天国,一路南下广东,一日攻下广州城的消息。对与朝廷来说,这的确是无比糟糕的消息。对于江忠源带领的淮军却是大大的好消息。

自家人知自家事,淮军无论如何都办不到一个半月从浙江走到广州城下的事情,更不用说一日内破广州城。江忠源已经放弃了与韦泽争锋的打算,他也是完全确定了韦泽脱离太平天国之后才开始制定反击计划。

对李鸿章的担忧,江忠源只是问道:“王启年打造枪支的差事办的如何了?”

提到这个事情,李鸿章立刻眉开眼笑地说道:“王启年试图戴罪立功,枪支打造的很好。”

江忠源明显对李鸿章的这态度不太满意,“王启年虽然从韦泽那里学过造枪,却也是形势所迫。既然他肯为朝廷效力,戴罪立功的话就不要再说!我们要用的就是有能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