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走江西(六)(第2/3页)

这个问题让罗大纲无言以对,他早就听说过韦泽的部队火枪犀利,不过这年头大家对技术不是那么敏感,罗大纲是觉得韦泽的部队或许是很擅长使用连环设计的技术。可韦昌荣方才所说的,与连环射击毫无关系,他直接指出的就是韦泽部队的火枪不受雨天影响。

身为老江湖,罗大纲很敏锐的发现了一件事,不管韦泽是什么态度,至少韦昌荣指挥的第一军对罗大纲是有所保留的。如果是真的对罗大纲完全信赖,部队使用了极为不同的火枪,应该早就告诉罗大纲才对。可直到现在,韦昌荣才谈起这件事。

而韦昌荣看到罗大纲脸上那疑惑的神色,他突然拍拍脑袋,“罗副参谋长,这是我的错,我应该早就告诉你的。我忘了你没接受过参谋培训了!”

“参谋培训?”罗大纲更是疑惑起来。韦泽部队的参谋部与太平天国的确不同,这参谋部一个月时间,罗大纲对总参谋部制度非常佩服。一定要讲的话,韦泽部队的参谋们也未必是什么出类拔萃的领军人物。罗大纲身为大将,个人才敢非同一般。他看得出,参谋部里面的参谋很多都不是优秀的指挥官。可在参谋部中每个人都在干自己擅长的工作,这就完全不同了。每个人所擅长的工作,都不比罗大纲干的差。他们制定出的军事计划,提供的建议,如果由罗大纲这样优秀的指挥官来实施的话,可是省了罗大纲好大的劲。

罗大纲原本以为参谋部的这些人都是被挑选出来的,他很是怀疑韦泽是不是有什么神奇的力量,竟然能够选拔出这么多极为优秀的参谋,并且把这些优秀的参谋都放在适合他们的岗位上。这得花费多大的心血才行啊。听了韦昌荣方才的话,他才发现,韦泽选拔参谋部人员的方式或许和他想象的大不相同。

韦昌荣也先不解释别的,他命人拿来两支步枪,开始亲自给罗大纲演示。罗大纲五十多岁的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即便是不知道这火帽枪,却也是识货的人。一看纸壳子弹的填装方式,他就明白了为啥下雨天对装填子弹影响很小。纸壳有效的阻挡了雨水,也不让火药与枪管有什么接触。

捏了一撮纸壳子弹里面的火药,这些颗粒比较细碎,却比火药粉粗的多。那坚硬的颗粒的确能够有效避免受潮问题,不过罗大纲很怀疑这玩意能被引燃。

而韦泽部队中的火枪没有药池,韦昌荣站在距离一棵树二十几米的距离,给火枪扣上火帽,瞄准树干就放了一枪。罗大纲是真的第一次见到这种新式火枪,就见扳机敲在了火帽上面,接着枪响了,子弹准确的击中了树干。

韦昌荣也是想显摆一下,附近就有条小河,韦昌荣把子弹先在河水里面泡了一下,将外壳全部浸湿,又把火帽也放进水里浸湿,然后用手往枪上撩水,把火枪外面全部打湿。接着用牙齿撕开纸壳后端,装填子弹,盖上火帽,再次开了一枪。火枪正常响了,在罗大纲震惊的视线中,子弹又是准确的击中了树干。

“走,去看看。后面一枪可是打在右边。”韦昌荣得意的对罗大纲说道。

罗大纲视力极佳,他的确看到后面发射的子弹击中树干右边。走到近前一看,两颗子弹都嵌入了树干,而且嵌入的深度竟然用肉眼看不出什么区别来。这下,罗大纲觉得自己是不是看错了。他用火枪也有几十年的经验,从来没听说过能有如此先进的武器。韦昌荣拿的火枪是他梦寐以求的武器。

韦昌荣看出了罗大纲的疑惑,他让罗大纲亲自试枪。摆弄起韦泽部队的制式武器,罗大纲才发现了更多的不同之处。这种火枪是带瞄准具的,因为取消了火池,扳机击打的是侧面的火帽,所以火枪前后各带了一个准星,还有一个被韦昌荣称为标尺的玩意。只听了几句,罗大纲就完全明白了三点一线的瞄准规则,瞄准树干之后,罗大纲也扣动了扳机。

经过淋水与不淋水的数次却别实验,火枪的十次击发全部成功。普通的火绳枪只能大概瞄准,所以使用起来的时候大家干脆就只是大概确定个方向而已。有了准星之后,二十米内的射击准确率大大提高。不管火枪是否被淋湿,都不影响其正常使用。

“韦军长!这也太神了吧!”罗大纲罕见的有些语无伦次了。

“罗大哥,我四叔信的过你。我信得过我四叔,所以自然也信得过你。不过你毕竟从翼王那里来,若是说我完全信你,那也未必。”韦昌荣说道。

罗大纲点点头,韦昌荣说的是真心话,罗大纲这样身份的人突然来投奔,任何人都不会无条件的轻易相信他。而且韦昌荣现在能说出这样的话,恰恰证明韦昌荣对罗大纲也有了相当程度的信赖。

韦昌荣微笑着说道:“我不知道天京城那些人怎么想,我也不知道翼王怎么想。不过看了我们用的家伙,想来罗大哥你应该能明白,若是我四叔一声令下,杀进天京城,谁也挡不住!”

罗大纲看得出,韦昌荣的神色中有着傲慢,有着微微的杀气,更有着绝对的自信。见识了韦泽部队的武器之后,罗大纲觉得韦昌荣有这样的表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有这火枪,有运行良好的总参谋部,韦泽手下四五万百战之师就没理由会败给任何太平天国的部队。即便是翼王石达开指挥的十万西征军,与韦泽手下能够在任何天气下作战的四五万军队开打,也没有获得最后胜利的可能。

想到这里,罗大纲认真地答道:“韦军长,见了这枪,我是真的信了。没人能挡得住韦都督的人马。”

韦昌荣见罗大纲表态坚定,他叹道:“我四叔离开天京城,那是真的被逼出来的。若是我们不走,那就迟早要和天国兄弟们动手。一旦动起手来,那就不是死一万多人的事情,死上十万八万的都稀奇。所以我四叔为了我们兄弟能够活命,为了天国兄弟们能够活命,这才离开了天国。可我是觉得,我四叔这么一做,天国兄弟可能还会小看了我们。既然罗大哥你到了我们这里,你就不能这么想!”

罗大纲当然不再有丝毫看不起韦泽的心思,他现在反倒是觉得韦泽实在是心胸极大。若是别人见罗大纲来投奔,无论如何都得先给罗大纲来个下马威,震慑了罗大纲之后再说别的。而韦泽对罗大纲的敬重与没离开太平天国之前完全一样。若不是要攻打赣州的时候必然让罗大纲见识到韦泽部队的实力,韦昌荣只怕还要继续这么低调下去。

被人如此敬重,罗大纲的确是非常感激的。不过他见识到新式火枪的震撼感褪去了一些,又有些担心地问道:“这火枪固然好,可赣州城只怕靠火枪很难打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