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根据地政策(一)(第2/2页)

用力拽了拽自己的山羊胡,韦泽下定了决心,“看来建立现代工业体系与科学体系,不是现在能够大规模推行的!”

可韦泽还是不甘心,安庆这地方学风很盛,哪怕是贩夫走卒,也未必没有读过四书五经。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地方人力资源的话,或许能够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一些可以寄予未来厚望的人才?

想到这里,韦泽不再拽自己的胡子,而是挠起了脑袋。他现在算是明白了,什么叫做马上能打天下,却不能治天下。他手下的这帮颇为善战的战士,现阶段可未必是能干的官员。

未来很丰满,现实很骨干。韦泽放下了挠脑袋的手,强迫自己把思路放回到现实中来。如果不能建立现代科学体系,无法建立现代工业体系,好歹先建立起一支新军,以及为这支新军服务的军工体系吧。

而为了建立这支新军,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根据地。对21世纪的人来说,提起造反,能立刻联想起的常见的词汇中,“根据地”无疑是出现比例最高的几个词汇之一。根据地能够提供粮食与兵源,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而兵源意味着枪杆子,枪杆子里头出政权。如何建立根据地,那就是得靠对地方的管理。

就在韦泽考虑着如何建立根据地的事宜,警卫员进来报告,张应宸求见。

“让他进来!”韦泽说道。

张应宸一进来就说道:“丞相,你这好几天都没怎么出来办公,大伙都等着你命令呢!”

“有些事情我还没想明白。”韦泽尽量用轻描淡写的语气说道。

“丞相,还有什么事情是你想不明白的?”张应宸立刻开始排起了马屁。

韦泽苦笑一下,“应宸,你来找我到底有什么事情?”

张应宸的语气比较紧张,“丞相,在江对面,我们抓到了不少逃兵?他们都是从天京城逃出来的。”

“是咱们太平军的逃兵么?”韦泽问道。

“是的。是咱们太平军的逃兵,他们都是在武昌加入咱们太平军的。”张应宸答道。说完之后,他又补充了一句,“这里头有男有女,都是要回武昌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