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该为战后打算(第2/3页)

而且这仅仅是军方一家的预算,国家那么大,不可能都为了打仗,即使现在全国各省的建设几乎陷于停顿,但有些项目却不能停,比如西西伯利亚铁路工程,西南太平洋岛屿海港清理等都是急需的,还有不时发生的自然灾害、教育等一些不可挪移的项目。

最能直接体现经济晴雨的就是从1910年开始统计的国民生产总值数据,从10年到14年,这个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3%左右,但到了15年猛降到百分之2.3%,今年虽然还有一个月才结束,但前三季度已经下降到了负11%!

17年虽然还未开始,但按照他的经验,拨出这笔经费的话肯定要超过负20%这个警戒线!

即使战争如预期般在18年能结束,也不代表经济就可以立刻回升,战争时期天量的军队和政府订单,的确是极大促进了制造业等相关行业,但同样造成了畸形繁荣,一旦战争结束,没有了政府和军方的天量订单,这些企业和工厂的生存也将面临危险,大量工人会失去工作。

就算有战争红利、新土地和人口缓冲,也至少要两三年后才能逐步恢复。

当然,不是说战争中没有赚钱的机会,比如最近开始的中东和美洲大宗贸易,成套机械开始回升,向各国提供的贷款利息每年都可以收回部队,但这点数量连解渴都不够,而且在他看来其实还有很多手段没用上,就比如德国一直渴望得到飞机和坦克技术,如果准许出口的话,将是一块难以想象的利润,可皇上和军方那边迟迟咬着没松口,也就无从在谈了。

“怎么,有难度?要不我去找参谋部让他们在缩减一些。”见到梁敦彦迟迟没说话,唐绍仪递了支烟给他。

“困难是困难,但还没到委屈了军队的时候。”梁敦彦笑了笑,虽然他对这份预算不是最满意,但不代表他不知道工作重点是什么,胜利是将士们拿命拼来的,他们这些后方的人咬着牙放点血并不算什么,何况与欧美相比,新华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光是一个澳大利亚,就是全部军费的几百甚至几千倍了。

“那你……”点上烟后,唐绍仪眯起了眼睛,忽然吐出了两个字:“德国?”

“嗯。”在唐绍仪面前,梁敦彦不用隐瞒什么,抽着烟道:“不瞒首相,和英美比,我还没到哭穷的时候,要真把我逼急了,我直接把西南太平洋上那些岛屿和澳大利亚拿出来卖了。”

“你……行!”这个回答,让唐绍仪也是直摸额头,没想到梁敦彦连这都考虑到了,要真是按照他说的,把岛屿拿出来卖,别说百来亿了,恐怕卖出个上千亿都不成问题。

梁敦彦也被突然闪出的想法惹笑了,呵呵道:“当然,前提是皇上别把我大卸八块。”

“哈哈,不会,绝不会说不定皇上还帮着你吆喝呢。”以唐绍仪对李默的了解,吆喝叫卖是绝对有可能的,只是买主非常难找罢了。

皇上带着财政大臣叫卖土地,要真出这事恐怕也成奇谈了,所以梁敦彦笑了笑后,重新回到了正题,道:“首相您是知道的,德国虽然现在看似弱势,但只要我们把美国打得没脾气了,他的危机就自然而然的解除了,一旦英美投降,德国将大部分殖民地收入怀中后,以德国的工业能力,恢复速度不会比我们慢多少!”

“是啊。”梁敦彦的这番话,让唐绍仪也不禁对他这位老同学再次高看两眼,没想到平时不声不响的他,其实早已经在盘算战后的事情了。

军事胜利是胜利,但如何将军事胜利转化为更大的经济胜利,对他们来说是个新的课题,和英美相比,他们这代人的国际视野更窄,要不是有皇上掌舵,即使打赢了也玩不转战后的百年列强们。

“那敦彦你怎么应对呢?”

“敦彦不懂军事,但我们要相比德国早一步恢复过来也不是没机会,首先我们的人口和内需优势就不是他们可以媲美的,其次现在我们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占据着绝对优势,完全可以趁现在靠拳头说话的机会,尽可能多的签署双边和多边新贸易协定。”

“当然,最后的解决办法就是美国!”

“美国?”唐绍仪也好奇了,不明白这个美国有什么关系,难道是赔款?

“不是赔款,赔款是长期的输血,即使我们能拿到大部分,也不可能立竿见影解决我们工业基础比不上德国的现实。”梁敦彦立刻否定了唐绍仪的想法,狠狠抽了口烟后,才斯条慢理的说道:“办法有,就是毒辣了些。”

“敦彦别卖关子了。”

“很简单,搬!”

“搬?”

“是的,搬!”梁敦彦狠狠掐灭了烟头,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此刻脸上的淡淡微笑有多诡异,说道:“美国崛起靠的就是资源和工业,如果我们能将美国的主要大工厂和机械设备都搬回来,这样即便是美国要重新恢复,也至少要十年时间,而我们却不需要一年,就可以建立起世界最大的工业加工能力,然后趁着各国修生养息,重建国家的机会,向外倾销商品,趁着德国措手不及,以最快的速度抢占市场!

当然,最好是连那些科技人才都拉回来,就向建国前那样,愿意来的给予国民待遇,不愿意来的也先绑过来耐心说服,实在是无法说服的……”

“敦彦,你……哈哈……”听到梁敦彦的建议,唐绍仪忽然盯着他大笑了起来,弄得后者有些摸不着头脑,连忙问道:“怎么?是不是太毒辣了?”

“毒辣……嗯,是有点,不过我笑的不是毒辣,而是没想到敦彦你这么个文文弱弱的人,居然想出了这么个好办法,搬!哈哈……”

“敦彦,就是你了,就是你了!”唐绍仪在笑,笑得很开心,因为他看到了一种改变!

一种放下了所有所谓的礼仪之邦,泱泱大国等华而不实的东西,看到了一个真正为国家,为民族去放下面子,争夺每一分利益的,宁愿放下清高去沾满铜臭的傲骨。

李恩富,严复,梁敦彦还有他这代人,都是这个国家和时代的宠儿,在皇上的带领下,他们最终走上了前台,改变了国家,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同样,大家也清楚,这个国家可以没有他们,但不能没有皇上,因为没有他就没有海军,没有那些领先时代的技术,更没对工业的狂热投入,更没机会坐在谈论搬空美国!直至今天,他们都记得在金州老宅的那片葡萄藤下,李默吐出的“立宪”两字是经过了多少思想斗争,毕竟那个时候他完全具备了独裁,做一个高高在上甚至没有人会反对的真正皇帝!

那才是真正的为国!

今天,梁敦彦一个“搬”字,也在告诉别人,他们这代人在李默行动为先,务实做事的带领下,从思想到行动都发生了大转变,变成了精打细算,拨弄算珠,锱铢必较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