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圣物毁了(第2/3页)

那么他们为何还要走最困难的道路呢?!

难道说他们不知道两艘特拉华级战列舰正在迎面赶来?

特拉华级虽然已经算不上强大,但因为服役早,水兵更有经验,如果撞上了还是有很大机会缠住的,此时和e两支舰队肯定都在追击中,只需要缠住一个小时,重创对手的机会就会超过五成,难道那位指挥官不知道这个道理?

还是过于自信了?!

尼克尔森舰长躬身趴在海图桌上,忽然眉心猛地一跳,但旋即又摇了摇头,因为如果31舰队直冲向北,那么卡夫卡不会不给自己发警报,他很清楚靠阿金库尔号是无法挡住敌人的。

或许自己是多疑了。

尼克尔森舰长,重新带好帽子,刚要让西恩再去发电报询问,耳旁就陡然传来了一声惊恐的叫喊声。

“敌舰!两点位置!”

声音,让舰桥内陡然炸开,尼克尔森舰长更是不敢置信的望着天边的滚滚浓烟,怎么可能?卡夫卡呢?他们向北突破,为何会没有电报示警?!

“舰长,电报,中国舰队正在……”技术官凯尔顿捏着电报冲进了舰桥,才喊道一半就猛地呆住了。

嘟嘟的警报声,响彻了阿金库尔号甲板,毫无准备的水兵急匆匆跑向战位,7座炮塔飞速的旋转起来。

“星期三准备完毕。”

“星期四准备完毕!”

“……”

由于恰好有七座炮塔,所以官兵们便玩笑的把一号到七号炮塔编为星期日至星期六,这个代号反而渐渐地取代了原来的数字。

当一架双翼飞机掠过战舰上空时,不仅7座炮塔完成了准备,舰上的两门3英寸防空炮已经开火了。

咚咚的炮声稀稀拉拉的,这种强度对付灵巧的飞机需要上帝保佑,所以尼克尔森舰长根本没想过能打下敌机,不过他也不担心飞机投下会投下鱼雷,那种小家伙对27500吨的战列舰来说,和挠痒差不多!

他现在有两个选择。

第一,立刻向非洲海岸运动,放弃阻截31舰队,任由他们杀入北大西洋。

第二,拦截!

“左满舵!”

这位老斗士舰长,瞬间就做出了决定,他知道卡夫卡的E舰队肯定不会死光,一定是在后面追击,而且美国舰队说不定也已经在后面了,三个小时哪怕是31舰队拥有30节的航速,也只能拉开30海里左右,也就是说只要自己能够延缓对方一个小时,它们就逃不掉了!

急剧偏转的舰艏,让近三万吨的钢铁巨兽舰体发生了偏斜,虽然只能保持16节的最大航速,但28000米的距离,还是给了阿金库尔号足够的机动时间。

下午4点整,当阿金库尔号将距离拉近到23000米时,尼克尔森舰长望远镜中的31舰队突然右转,从天空看下去阿金库尔号已经和对方形成了迎面对插的态势。

4点10分,尼克尔森舰长下达了最后左转的命令,再次试图抢到T字位发挥全部的14门舰炮威力,可与此同时31舰队却也同时左转90度,继续对插。

看到对方灵活的速度和选择,尼克尔森舰长也不由佩服那位中国指挥官,很显然他刚才的第一次转向只是在勾引自己,而现在他完成了90度偏转后,舰艏再次转向了北方。

25分,尼克尔森刚要下令再次机动右转时,对面的31舰队却突然又将舰艏偏转了约30度,当他纳闷这个选择时,却陡然看到因为偏转了这点角度后,两艘关岛级战列舰的舰艉炮塔已经扭了过来。

“该死的,他们要开火了!”

尼克尔森舰长望着足足20000米外的31舰队,脸上已经充满了骇然,难道对方拥有在20000米外进攻的办法?他不担心弹药的消耗吗?

事实上,李秀岩还真不担心弹药了,从出发至今每门炮只打出过8枚穿甲弹,每艘战列舰上还有足足900枚之多,而且杀入了北大西洋后,他已经决定全力躲避直至完成最后的任务就回家,所以他可以接受至少30轮齐射的消耗。

30轮,足以打爆任何一艘战列舰了,何况还是一艘航速只有16节,不能发挥出全部实力的大家伙!

35分,舰艏偏转完成的同时,李秀岩大胆的下达了减速到18节的命令,然后看了看手表,拿起电话只对枪炮长说了一句话:“你有三十分钟。”

的的确确,卡夫卡率领的E舰队就在后面40海里外,而美国A舰队也已经拉近到了舰队以西50海里,如果三十分钟干不掉对方,那么就必须加速逃走。

陡然的减速中,图门江号雷达已经发来了计算好的对方角度,速度和距离的信号,配合关岛级本身的光学火控系统,舰炮已经完成了瞄准。

40分正,两艘关岛级打出了第一轮齐射。

陡然从视网膜中炸开的火团,让尼克尔森舰长目瞪口呆,他没想到在20000外,对手就居然减速开火了,直到第一轮炮弹在数十秒后落下,他才明想起阿金库尔号有着一个致命的缺陷。

没有火控和光学测距仪。

英国已经初步装备了光学测距仪和初级火控,但问题是阿金库尔号的特殊和尴尬身份,使得它被有意无意的疏忽了,所以在先要替大舰队升级的忙碌时刻,阿金库尔号直至加入E舰队出发都没有改装。

这也就意味着,阿金库尔号无法进行12000米以外的炮击,不是说舰炮射程不够,新12英寸舰炮虽然问题多多,质量也有缺陷,但射程还是可以达到21000米的,但缺乏火控和测距仪的配合,这个距离上只是浪费炮弹。

但尼克尔森舰长别无选择,他必须开火!

43分,阿金库尔号也完成了舰艏偏斜,给七座炮塔拉开了全部开火角度后,七座炮塔依次爆发出了怒吼。

舰桥内,依序开火的炮塔带来的震动而是足以让人发疯,足足27500吨的阿金库尔号被后座力撕扯的不断偏斜,如果不是航海长有足够的经验,或许第二轮炮击角度都会被挡住。

炮弹撕裂了空气,发出阵阵尖啸,呼啸着向21000米外的对手冲去,但无论是尼克尔森舰长,还是站在桅杆上的瞭望员,都无比的失望,因为这轮炮弹偏的实在是太离谱了!

但他的对手却没有这样的问题,9门380毫米舰炮的后座力不过等于14门12英寸舰炮,但关岛级的排水量却重了很多,加上减速到了18节,所以18门主炮可以获得稳定的炮击平台。

380毫米和305毫米穿甲弹根本不是一个等级,北京级在反击战中暴露出了远距离上305毫米穿甲弹命中率降低,必须拉近到16000米左右才能获得稳定弹道的弱点,但对308毫米炮弹来说,这个距离炮弹几乎不会受到风速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这个距离上,炮弹落下的弹药非常陡直,这就避开了最困难的水线装甲,而可以打击阿金库尔号最厚只有40毫米的水平装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