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北非上空的鹰(四)(第2/3页)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就如他自己当初计算的,除非把引擎提高到至少600马力,飞机采用全铝制加强结构,要不然这个问题就会一直存在。

不过也不是全悲观,至少经过之前的大量积累,发动机功率增强已经突破了临界线阻碍,汉阳厂的V型八缸引擎,和长春的11式星式引擎都拿出了600马力原型机,还首次把涡轮增压技术应用到了上面,李默虽然不是学发动机的,但也能知道,只要继续完善和改良,提高稳定性,那么最多一年后拿出实用型是没问题的。

这是一台好发动机造就一代名机的年代,所以此刻已经抵达北非,就等着奥斯曼雇用的四十八架秃鹫就极为关键了,因为训练和实战是不同的,虽然欧洲此刻的飞机引擎比自己还不如,但就像不久前怒江号遭遇的那架意大利鸽式双翼机,由于采用了双层大机翼,提高了空气利用率,所以还是具有一定的机动能力。

这就使得他们初步具备了缠斗能力,而当实战交锋时,一旦进入互相追逐和缠斗,飞行员往往会做出很多下意识的规避和进攻动作,这是训练时无法模仿的,在那种极端情况下发动机和飞机本身都会暴露出大问题,等到这些问题反馈回来并解决,对自己的航空工业无疑是个跳跃式的发展契机。

除了这些问题外,空军也是目前新华唯一缺乏实战经验的年轻部队,通过这种强度并不高的战斗,锻炼出一批种子飞行员,等他们回来后就可以迅速把经验传给更多的人,对部队的战斗力提高也是个极大的促进。

正是这些因素,促使了李默将空军投入到意土战争中,但奥斯曼人显然还没意识到意大利飞机和飞艇的威胁有多大,不过这没关系,等他们吃够了苦头后,就会来找自己帮忙了。

想到这里,李默的嘴角一歪,刚从舷梯上下来,就看到一辆吉普车飞速的停在了远处,张作霖急促的跑了过来。

“皇上,奥斯曼答应了吴应科的条件。”

“哦?他们购买了几艘?”

“三艘,全要了。”张作霖兴奋地笑道:“每艘45万英镑,一共是945万蓝币,首批支付350万蓝币,剩下的以向我们贷款的方式分三年偿还。”

“此外他们也答应了,只要我们能说服德国,那么就可以将巴格达铁路转交给我们,而且他们还雇佣了吴应科作为海军指导,帮助他们对付意大利。”

“海军指导?”李默愣了一下,旋即笑道:“这是吴应科的鬼点子吧?”

张作霖点点头:“是的,吴应科说,三艘公爵级与昨晚完成交接,但奥斯曼海军水兵和将领的能力太差,根本用不好三艘战列舰,所以他才答应了穆罕穆德五世,以私人身份临时加入奥斯曼海军,而且他来电说能不能再给他几十位老兵和军官,这样就能让奥斯曼尽快出海决战去。”

“可以,立刻发电报给他,就从之前的三艘战列舰上挑选二十人,不过还是老样子,必须用私人的名义,而且不得泄露。”

“是。”

张作霖刚要领命而去,李默忽然又叫住了他问道:“对了雨亭,冯琪和德国人谈的怎么样了?”

“德国人初步答应了,巴格达铁路对他们来说已经是鸡肋,英法俄宁愿用战争威胁也不让他们修,不过……”张作霖停顿了一下后,说道:“德国希望我们能提供五亿蓝币的贷款,此外还想买下我们的八艘灰脊鲨潜艇和制造技术。”

张作霖的这个消息,让李默和身边的乐飞都莞尔一笑:“五亿?真敢开口啊,怎么,德国没钱了?”

“没钱到不至于,主要是德国资源目前开始紧张了,除了钢铁还能保证外,其它都已经出现了紧张,尤其是橡胶,棉布,还有一些重金属,我们估计德国这次要求贷款应该更多是对我们的一种试探,并且在开始为战争做全力准备了。”

“八艘灰脊鲨都要?这帮日耳曼混蛋,眼睛倒是挺尖的。”李默笑着说道:“你转告唐绍仪,可以答应德国的条件,不过贷款必须用黄金或者其它东西抵押,另外潜艇也不能白白拿去,我听说德国正在准备研制一种新的15英寸舰炮压制英国,你们去转告威廉二世和提尔皮茨,我们的舰炮也遇上麻烦,希望和他们联合研制技术共享。”

“对了,飞机的事情?”

“奥斯曼人还没答应呢,不过吴应科来电说不用着急,因为意大利既然已经研制出了水上飞机,只要奥斯曼吃点亏,肯定会来求助的。”

“好,去办吧。”

张作霖开着车离开后,李默才又扭头看了看身后训练舰,忽然很想一夜间就把它变成真正的航母,如果那样,自己又何必和假借奥斯曼的手呢?直接和奥斯曼联手,把这个欧洲墙头草先打趴下,也省得日后碍手碍脚。

可惜梦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他还是必须在等待一段时间。

11月2日,出于拉拢奥斯曼帝国和新华的目的,经过三国大使在北京的连夜秘密协商后,德国迅速同意了用鸡肋的巴格达铁路交换新华八艘灰脊鲨级潜艇,此外也答应了新华共同研制15英寸舰炮来抗衡英国。

除了这个大交换协议外,新华历史上最重要的一笔对外贷款协议也达成了,德国用黄金和德控几内亚岛作抵押,向新华贷款五亿蓝币,根据协议,这其中三亿必须用于在新华采购各类急需的物资。

蓝币没有英镑值钱,比美元也差一点,但三亿这个数字放到后世都是比巨款,何况还是现在这个年代。

当协议签订的第一天,唐绍仪便立刻召集工商等有关部门,还联系了包括太平洋货运在内的多家远洋运输公司,当着德国大使的面要求全力确保这笔大生意的顺利完成。

与此同时,他还联系了正在吕宋的龙国章,要求海军确保从吕宋至苏伊士运河的航运安全,全力为船队提供远洋护航。

得到了这个消息,正无所事事的龙国章顿时兴奋起来,大笔一挥甚至把地中海都圈进了护航范围内,让后来得到消息的李默直摇头,你想去护航,也得过得去啊。

和英法不断向美国提出的天量贷款相比,新华提供的五亿蓝币不过是九牛一毛,但意义却非常重大,不仅意味着两大集团开始全力备战,也意味着新华从资本输入国,一下子转为了资本输出国。

而德国这次不过是试探,只要让他们看到了新华全心全意完成这笔超级大生意的决心,包括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都会前来贷款备战。

一场浩大的资本输出战正式爆发。

11月5日,李默首次严令,除了德国这批货物还继续保持原来价格外,其余包括橡胶,白糖,纱布等等可用于战争的物资,全部提价百分之十,其中包括托马斯矿业在内的所有隶属于他个人,或者是控股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