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离开(第3/3页)

上海的消息,已经让所有人明白,英国在远东已经失去了所有机会,犹豫成了英国最大的错误,而当李默想要在马六甲分杯羹的消息传至欧洲,威廉二世更仿佛看到了其中的机会,并通过报纸首次提出了国际共管的办法,还得到了法国和意大利的支持。

这是英国绝不能容忍的,德国率先建造拿骚级已经是令英国很不痛快了,却没想到暂时没法回击反而被视为了软弱,居然谁都想来马六甲分杯羹。

十月二十日,当新华太平洋舰队出现在新加坡外海时,堵住了刚要通过马六甲海峡前往新加坡的四艘君权级战列舰后,英国终于慌了,由于远东舰队主力被困,新加坡目前只有三艘君权级,虽说君权级拥有343毫米舰炮,但却是最早的露天炮台设计,在对方的新锐公爵级面前,恐怕连还手之力也没有。

萨道义紧急宣布了休会,最后经过三天的沟通,在现实的压力下,英国最终同意了给予新华巡逻马六甲海峡的权利,用以双方互信,但同时严格规定了巡逻的距离,数量和进出舰船的种类吨位。

严格的限制并没有让李默气馁,巡逻只是一个借口,哪怕只要能自由派进入几艘鱼雷艇都是胜利,因为只要推开这层厚厚的铁幕,就意味控制一个真正的国际战略水道的时间已经不太遥远。

解决完最大的互信难题后,谈判终于进入了实质阶段,萨道义提出的阶段性撤出条件也被直接否决,而英国商人在华利益如何保障等一系列问题都被拿到了谈判桌上。

十一月八日,经过长时间的煎熬和讨价还价后,中英达成了协议,根据协议,英国放弃全部在华的租界,并撤出全部驻军,同时英国远东舰队的数量被严格限制为总吨位不超过二十万吨,其中最多只能有六艘战列舰的规模。

作为交换,新华则以一百万英镑的价格将中华级战列舰技术出售给英国,待到最后一位英军士兵离开后交付,同时保证英国商人在华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同时南洋舰队规模总数主动限制为十五万吨,战列舰也不超过六艘。

五天后,当窦麦乐带领两千新华水兵进入香港后,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只见到仅剩的四艘战列舰和七艘一级巡洋舰全都是残破不堪,甲板上,舰体上到处是炮弹留下的痕迹,曾经庞大的,拥有多达十艘战列舰,十五艘一级巡洋舰和大量二级巡洋舰和辅助舰船的英国远东舰队被彻底打残,没有三到四年的时间根本无法恢复。

而水兵们更是被持续了快一个月的断断续续炮击搞得精神恍惚,别提再回击了,恐怕就连继续出海都有问题。

得到这个消息后,英国上下惊愤不已,但在谈判已经结束,而且也没有了立刻反戈一击能力的情况下,也只能选择暂时避退。

十一月十五日,根据协议,新华陆军第七步兵师率先进入香港,接管香港所有军事设施,同时英国远东舰队在自毁了一艘无法在使用的巡洋舰后,剩余舰只全体起锚,在新华海军南洋舰队和登舰水兵的监视下,与四天后通过马六甲海峡前往印度基地休整。

至此,同日,新华海军陆战队派出一个营,不顾荷兰的反对登陆龙牙群岛,并开始上面修建监测站,并下令驱逐该岛上的所有非新华籍土著。

十一月二十日,最后一个南方省云南宣布光复的同时,沉默了许久的新华皇帝李默,以人道援助为由,派出了两支医疗队分别由段月儿和罗三娘贵妃带领,前往上海和香港替准备回国的英军士兵医治伤患。

这个消息连英国政府都表示了赞赏,要知道几个月的封锁和战斗,不仅使得英军士兵疲惫不堪,很多重伤者甚至都无法上船接受海上旅途的颠簸,现在李默伸出了援手,起码算是解决了大麻烦。

但事实上,萨道义最后却悔青了肠子。

因为其中数百位伤势严重的士兵,最终在上海待了足足三个月才踏上回国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