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哈尔西的惨胜(第2/3页)

“12月25日晚间,我向海军总部发报,日本海军的三艘战列舰和两艘航空母舰被击毁。我后来听说海军作战部告诉太平洋总部,他们所收到的战报不支持我以上的乐观结论。但是,29日海军作战部长金上将告诉我和金凯德,‘敌人的海军主力确实遭到了损失,将在一段时间内无法作战。你们舰队所有官兵都受到我们最衷心的爱戴。干得非常漂亮。’我认为这才是对我们做出的英勇努力的正当回报。”

“当我于第二年1月在华盛顿向他汇报时,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在那一仗犯了错误。’他合起双手说:‘不用再讲了,无论你做过什么,我都认为是正确的。’但是我仍想一吐为快:我还是认为当时那种情况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进攻。他回答:‘对,那不是错误,你当时只能这么干。’”

“所有的大人物都给我们发来贺电。尼米兹将军的贺电最为感人:‘我早已预料到你的成功。当你在和我们大家一起英勇战斗的时候,我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感到无比的鼓舞和信赖。’马歇尔将军来电:‘历史性的辉煌胜利。陆军谨致谢意。’海军部长福雷斯特来电:‘你取得了一次伟大的成功。’”

“所有这些人的这些赞扬,读起来都让人高兴,可是如果我能够重新回到战场,我宁可不要这些赞扬。”

北京,华夏联邦最高统帅部。

“已经确认,美国太平洋舰队最后的三艘主力舰——‘列克星敦’号、‘萨拉托加’号战列巡洋舰和‘约克城’号航空母舰已经被日军击沉。”海军情报局长谢文俊向吴佩孚报告道。

“那就是说,到现在为止,美国太平洋舰队已然全军覆没。”吴佩孚阴沉着脸,点了点头。

听到吴佩孚的话,室内很多人的脸色都是一变。

“日本人的损失怎么样?”杨朔铭平静的问道。

“据我们的情报分析,日军到目前为止,共损失大型航空母舰1艘,战列舰3艘,轻型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以下舰艇和各类船只10艘,飞机100余架。”谢文俊说道,“单以损失相比,当然是轻得多了。”

“这样的损失,对他们来说,已经不算小了。”杨朔铭微微点头,轻声嘀咕道。

“日军所损失的舰船,多数为美国舰队突袭造成,但在这其中,两艘为老式战列舰,日本人真正的损失,就是两艘航空母舰和一艘大型战列舰,这些损失对其整体战力影响有限。”海军部长汤芗铭说道,“日军此次倾巢而出,其目标在于夺占夏威夷群岛,威胁美国本土。估计这一次,美国人怕是难以保住珍珠港了。”

“美国人这一次吃的亏太大了。”吴佩孚叹息着说道。

“日本人这一次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美国发动突然袭击,难道真象外界所传言的那样,就是为了这石油吗?”外交部长顾维钧向吴佩孚投去询问的目光,但吴佩孚象是并没有感觉到,顾维钧有些奇怪,随即把目光转向了杨朔铭。

“当然不光是为了石油,但这石油,的确也是战争的起因之一。”杨朔铭淡淡地回答道。

在得知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后,中国国内的学者们对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原因众说纷纭。很多人认为,珍珠港事件的发生,其实是一场能源战,说得更确切一些,就是日本因为美国对其实施石油禁运而采取的极端措施。因为石油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美国希望通过卡住能源供给来遏制日本的扩张。

学者们分析后认为,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资源匮乏,尽管日本趁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夺取了东西伯利亚的土地,但能源短缺仍然是日本称霸世界的致命弱点。在20世纪30年代末,日本70%的国内石油需求来自于进口,而其中75%来自于当时最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美国。

而日本此前一直对亚洲大陆虎视眈眈,目的就是为了掠夺自然资源。

日本对亚洲国家的威胁,显然对美国的远东利益构成了威胁,然而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也使罗斯福政府左右为难,孤立主义分子认为,一方面不能向世界上受战争威胁的国家提供军事援助,另一方面也不能对侵略国家实行经济制裁。而且,在美国国会的压力下,罗斯福被建议不能在太平洋与日本发生军事冲突。

1940年7月,美国通过《出口控制法案》,该法案给了罗斯福以很大的便利,因为日本一旦发动新的侵略战争,他可以借助该法案对日本实施废铁和钢材出口禁令,而且还可以扩大到航空燃料方面。在日本与德、意、苏三国签署盟约后,愈发引起了美国的警觉。罗斯福宣布国家处于紧急状态,华盛顿因此将支援英国置于无可争议的重要地位。这些事态的发展最终促使日本军方高层确信他们一定会与美国发生正面冲突。由于美国开始停止从东海岸和其他一些港口向日本出口石油。日本政府则开始进行秘密的战争准备,日本军方高层一次御前会议上向日本天皇提议向亚洲南部继续扩张,因为他们已经别无选择。天皇对此也表示同意,于是入侵马来西亚、菲律宾、荷属东印度地区的计划预备开始实施,同时日本还开始着手准备与美国、英国和荷兰交战。

美国对日本的战争准备一直极为警惕,罗斯福随后下令冻结日本在美国所有的资产,同时向日本的石油出口只可通过许可证贸易方式。英国和荷兰政府也立即仿效美国政府的做法。但没有迹象表明罗斯福对于做出该项决定所蕴涵的内在意义。罗斯福似乎只是试图通过石油许可证贸易作为外交手段,以争取更多的谈判筹码。然而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则已经使得日本无法像以前那样支付石油美元。总之,这对于美国政府强硬派而言无疑是一场胜利,他们一直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迫使日本做出让步。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日本因此只能动用其石油储备。中国著名学者胡适认为:“日本没有任何途径获取或者控制石油供给。石油储备的下降在促使日本政府做出与美国交战的最后决策。”

对于美军而言,罗斯福在这个时机做出的决策无疑是一种失败。美国海军一直在强调美军在太平洋的劣势,美国海军高层一直敦促美国应该拖延与日本交战的时间,因为菲律宾军事基地的空军和地面部队力量尚未得到加强。美国驻日大使约瑟夫?格鲁也一直向华盛顿发出警告,如果将日本逼入死胡同,日军将会做出没有任何暗示的猛烈还击,因为这是日本人的民族特性。然而罗斯福依然坚持认为,尽管有些冒险,但这不会给美国带来严重后果。他的幕僚看似一致的看法更加促使他认为战争依然十分遥远。即便日本攻打马来西亚和荷属东印度,也丝毫不会影响美国本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