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软硬兼施要官做(第2/2页)

在“赣宁之役”结束后不久,杨朔铭便安排人收集相关的战报,进行汇总分析,让他感到吃惊的是,虽然现在已经进入到了火器时代,但“赣宁之役”这些大大小小的战斗,仍然有着太多的冷兵器时代的味道。

在20世纪的头20年里,中国的军阀以及他们的军队还没有学会怎么样打仗,也不想打仗,他们手里的枪,也就是收税敛财的工具。别看很多人坐拥重兵,这些兵的真正的战斗力极其有限,连聚啸山林的土匪和城市里的帮会都不怕他们,有的军阀甚至于在家乡的老爹被土匪绑了票,第一个想到的都是乖乖的拿钱赎人,而不是出兵。

从冷兵器时代过来时间并不长的中国新式军队,对现代兵器的掌握和使用是相当成问题的。象炮兵不会间接射击(海军的情况能好一些),机枪手不懂得排除简单的故障。很多军队在打仗的时候,指挥官要么骑马,要么坐轿子上前线,扛着大旗指挥部队向前冲,一次冲不上去,就再来几次,几个回合下来,冲垮对方的阵势就算赢,要是冲不垮,就只能轮到自己溃败,调转马头或者丢下八抬大轿逃命了。

更为要命的是,现在的中国士兵,无论是哪一家的军队,基础训练都非常差,很多人仅仅就是会放枪,而且多数人还有从清代传下来的积习,就是一接战就拼命地放枪,也不瞄准,这种放枪类似于古时军队作战的擂鼓助威,也就是给自己壮胆。等子弹打光了,敌人还没有退,也就该自己溜之大吉了。这样的战争水平,几乎可以说连中世纪都不如。

象湖口之战中,李纯部和李烈钧麾下林虎部的交战,就是双方逼近了然后用枪对射,比双方谁的子弹多,林虎部的子弹少,结果就败退了。北洋军进攻湖口要塞西炮台的时候,竟然用步兵直接冲击炮台,结果被李烈钧部用火炮猛击,伤亡惨重,最后还是依靠江面上的海军军舰用舰炮摧毁了炮台,才得以最终攻下湖口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