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风雨欲来,外戚与宦官轮流执政(第3/6页)

刘肇去世,皇后邓绥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站在权力中心的女人。刘肇的身体一直都不好,经常卧病在床。也许是因为身体的关系,和帝的儿子连续夭折,前后多达十余人,因此,后来出生的皇子都送到民间养育。和帝驾崩后,邓绥将长子刘胜、幼子刘隆接回宫中。长子刘胜身体也不好,不适合继承皇位,邓绥就立才刚刚满百天的刘隆为太子,连夜登基,为汉殇帝,邓皇后升为皇太后。才满百天的刘隆当然无法治理国家,一切事物由邓太后处理。

邓绥是南阳新野人,“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一的邓禹的孙女。邓绥家里一共有兄妹五人,她排行老三,是家里唯一的女孩,所以父亲邓训对她十分宠爱。邓绥从小就聪慧过人,五岁那年,已过花甲之年的祖母给她剪头发,结果一不小心刺伤了她的额头。邓绥没有大哭大闹,脸上还露出高兴的表情。服侍她的丫鬟问邓绥:“难道不觉得疼吗?”邓绥说:“怎么会不疼呢?可是祖母是因为喜欢我才会给我剪头发,人上了年纪,这样的事是难免的。如果我大哭大闹,祖母一定会自责。”

邓绥跟别的女孩不一样,不喜欢女红,反而喜欢读书。父亲邓训对她这个爱好很支持,在邓绥稍微长大一点后,邓训经常跟女儿商量一些政治上的事情。

邓绥十二岁时入宫,和她一同选中的还有阴孝和。阴孝和与阴丽华是亲戚关系,阴孝和的曾祖父是阴丽华的哥哥,按辈分讲,阴孝和算是汉和帝的表妹。在入宫前一天,邓绥的父亲突然去世,守孝三年后邓绥才正式入宫,次年升为贵人,此时阴孝和已经升为皇后。邓绥与阴孝和是性格完全相反的两个人,阴皇后恃宠而骄飞扬跋扈,邓贵人低调内敛言行谨慎。她的谦逊赢得了皇帝的喜爱,但同时也招来了阴皇后的嫉恨。阴孝和心眼比较小,不能容忍别的女人和自己共同分享一个男人,于是开始对刘肇进行死缠烂打,结果把刘肇搞烦了,跟她大吵了一架,把阴孝和气得跑回了娘家。

后来刘肇病重时,阴孝和私下说:“等我将来出头的时候,一定要把邓家满门抄斩。”刘肇病愈,阴孝和害怕自己地位不保,听取家人的建议以巫术蛊道来诅咒邓绥速死,以保全皇后之位。谁知,这事被告到了刘肇那儿。和帝大怒,以大逆不道之罪将相关人员全部逮捕。阴孝和被废去皇后之位,软禁在桐宫中,最终忧郁而死,阴孝和的父亲也受此事连累而自杀。

邓绥在阴孝和死后当上皇后,一直陪伴着刘肇,直到公元105年的冬天,刘肇离开了人世。未满周岁的刘隆是历史上即位年龄最小的皇帝,也是寿命最短的皇帝。公元106年九月,登基还不到一年的刘隆不幸夭折,年仅两岁。因夭折而亡,故上谥号为“孝殇皇帝”,死后葬于康陵。汉殇帝夭折后,邓太后立清河王的儿子十三岁的刘祜为汉安帝,邓太后依旧临朝听政。

邓太后吸取前朝外戚专权势盛却结局悲惨的教训,在任用官员上比较公正,但仍然不可避免地要任用自家亲信来帮忙。邓太后的哥哥邓骘作为大将军,推举了不少贤能的人才,得到了天下人的赞扬。在邓太后临朝听政期间,虽然她独揽大权,但从总体上看,她勤政爱民,没做过什么出格的事。她对外家的约束非常严厉,一切行动以维护刘家、保护刘家的利益为主。在她的管束下,邓家兄弟也全都遵纪守法,没有人敢胡作非为。邓太后的做法是明智的,这也是众大臣拥护她的重要原因。

公元121年,邓太后因病吐血身亡,年仅四十一岁。邓绥死后,与和帝合葬顺陵,谥号为熹皇后。根据古代谥法:“有功安人曰熹”,这正概括了她为汉室操劳的一生。在东汉刘氏政权动摇的情况下,邓太后的临朝听政起到了支撑汉室、安定民心的积极作用。

因为安帝在位期间不满于当傀儡皇帝,再加上乳母王圣经常搬弄是非,说邓绥的坏话,这都让他对邓太后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在他亲政后,邓氏家族难逃厄运,邓氏子弟均被削夺封爵,废为庶人;有些远流边郡,后在地方官的威逼下,被迫自杀。邓绥尸骨未寒,邓氏家族及其亲信蒙遭冤狱,天下无不为之痛惜。大司农朱宠就认为邓骘遭受无妄之灾,便用马车载着他的棺材,肉袒上朝,为他鸣冤。接着,众人也多称邓骘冤枉。安帝无奈,将其安葬在洛阳北邙山的祖坟之中。邓骘归葬之日,公卿同吊,莫不悲伤。一直到顺帝即位后,邓骘才恢复了名誉。

公元114年,阎姬便应召入掖庭,年仅十六岁。据说阎姬是一个非常漂亮而善解音律的女人,汉安帝一见阎姬,便被她的美貌所吸引,经常召见她,先是封她为贵人,次年又封为皇后。但是没想到的是,阎姬是一个心有大志的女人,热衷于权势,当上皇后就开始干预朝政,甚至暗中培植自身的势力。因为阎姬没有儿子,李贵人生了太子刘保之后,阎氏怕自己失宠便将李氏毒死。公元124年,阎氏因为害怕刘保太子将来继位后找自己报仇,便诬告年仅十岁的刘保谋反,逼迫安帝将太子刘保废为济阳王。

公元125年,安帝死于南巡途中,阎姬与哥哥阎显害怕京师大臣们拥立在京的刘保,便秘不发丧,只说皇帝病重。四天后,阎后才扶安帝之尸回宫发丧,立汉章帝之孙济北王刘寿的儿子,北乡侯刘懿为帝,史称东汉前少帝。刘懿这时候只有两岁,按辈分来说是安帝的堂兄弟。阎姬为了达到掌权的目的,不管辈分以太后身份临朝听政,任命哥哥阎显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掌握军政大权。这样,东汉刘氏王朝便由宦官专政改为外戚阎氏擅权。

公元125年,登基仅七个月的少帝刘懿病死,阎姬想故伎重演另立一个皇帝,结果还没来得及登基,中常侍孙程等宦官发生政变,斩杀阎显、阎景兄弟,消灭了阎氏势力,又逼太后交出传国玉玺,迎立济阳王刘保。公元125年十一月,刘保继位称帝,改元“永建”,是为汉顺帝。

跋扈将军梁冀

十一岁的刘保凭借宦官的势力登上帝位,这也注定了宦官势力将会在顺帝朝中发展壮大。汉顺帝是自西汉以来除了文帝之外,又一个因政变登上帝位的皇帝,同时也是汉王朝历史上第一个由宦官发动宫廷政变拥立的皇帝。

公元128年,刘保下令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十三岁至二十岁之间的良家童女填补后宫。梁商的女儿(梁妠)和妹妹(梁妠的姑姑)同时入宫待选。两人都长得很漂亮,尤其女儿梁妠更楚楚动人,最后梁妠和她的姑姑都顺利入选,不久后又同时升为贵人。虽然这样一来辈分有点乱,但在权力和荣耀面前,这并不是重点。由于姑侄两人是亲戚,容貌方面有些相似,宫里经常有人把她们俩人搞混,为了便于区分,梁商的妹妹被称为“梁贵人”,梁妠则称为“梁小贵人”。梁小贵人虽然年纪不大,却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九岁的时候便能背诵《论语》,谈论《韩诗》,文化水平比较高,人也比较明事理。由于跟顺帝年龄相仿比较有共同语言,梁妠曾一度受到皇帝的专宠,但她并没有恃宠而骄,而是经常提醒顺帝说:“只有后妃互相不妒忌,皇上子孙众多,江山才能永固,才能国泰民安!陛下最好能够平等对待嫔妃,这样我也可以避免一些诽谤。”这让顺帝高兴之余,内心又充满感动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