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西北落日(第2/3页)

无一例外。

这次偶遇持续了一个月。蒙古人三月来四月走,深入河西走廊,劫掠瓜、沙诸州,像一团肆虐的狂风刮遍西夏的边城。西夏军像在狂风中低头忍受的羔羊一样,不知所措,一任蹂躏。党项人彻底慌了、怕了,以至于蒙古军队抢足了物资撤军之后,他们举国欢庆。夏桓宗高兴得把都城兴庆府改名叫中兴府。

大难不死,必将中兴!

……被吓脑瘫了,神志不清说胡话。

历史证明,不只是夏桓宗李纯祐一个人神志错乱,而是整个党项上层都颠三倒四不知所云。事情要往回说,从任得敬灭亡时开始。当时真正负责动手的是夏仁宗李仁孝的族弟李仁友,这当然是不世之大功,为国平乱嘛,他的子孙后代理所当然要得到大笔官方遗产。

可是没有。

李仁友死后,夏桓宗居然把他的儿子李安全给降级了,从亲王降到了郡王。至于理由,是对其人的感觉不好。夏桓宗认为李安全“天资暴狠,心术阴鸷”。

这就太不厚道了。你不能因为某人长得凶恶,就对他有偏见吧,这是常识。尤其是在政治生活上,只能就事论事,赏善罚恶。人家没有犯错,单凭印象就降级,这不是成年人的政治,而是成名之路的选秀舞台。

李安全理所当然地怒了,你搞我……看我如何搞你。

李安全用的办法也比较少见,他经过认真思考,决定去讨好夏桓宗的亲生母亲罗太后。让罗太后出手,去对付亲生儿子夏桓宗。

这个绕口令一点都不精彩,相信古往今来但凡看到的人都会不屑一顾。得多疯狂的脑子才会想出这种烂招数?得有多古怪的亲妈才会听别人的话,找自己亲生儿子的麻烦?

事实却让人惊掉大牙。

罗太后出面废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扶植李安全上位当西夏皇帝!这实在是太极品,太奇葩,太不可理喻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怀疑,是不是李安全才是罗太后的亲生儿子……

别管怎么怀疑,李安全上位了。在蒙古军队撤退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刚刚把国都改名叫中兴府的夏桓宗就丢掉了皇位,成了囚徒。李安全上位,称夏襄宗。罗太后对他无比疼爱,特地写信给金国,称她的亲儿子不中用,没法保有国家,所以换了个新皇帝云云。金国这时的皇帝是完颜璟,他没有当国际警察的魄力,每天提防着江南韩侂胄的入侵就够他受的了,面对这则通告,他直接同意了事。

西方人曾说,报复是神才能品尝的快感。那么李安全上位之后,应该是真的快乐了。可惜,他的命比苦命孩子李纯祐强不到哪儿去,从某种程度上说,还更悲惨了些,因为成吉思汗惦记上他了。

追击中的西夏偶遇,是处于林中的猛虎目前唯一能确定的无危险的地段,铁木真没有理由放任之。他稍微整顿了一下,就再次派兵过去。

公元1206年,铁木真称成吉思汗当年,第二次派兵侵入西夏境内。夏襄宗李安全一下子被吓晕菜了。这娃取的名字就叫安全,可见他这辈子盼的是什么。他火速调整右厢各路兵马进行抵抗,效果居然良好。

蒙古军攻克兀剌海城(今内蒙古阿拉善右旗西南)之后,就被限制在了那片区域,只有零散的蒙古骑兵四下分遣,进行一些类似骚扰的突然袭击。李安全兴奋了,他惊诧于自己的好运,进而怀疑蒙古人的实力,反正不管怎样,他的国都看上去很安全。不久之后,更大的喜讯传来,蒙古人退兵了。

党项人再次举国狂欢,这回不只是偷生之乐了,还夹杂着些许的自豪,毕竟他们限制了蒙古人的进攻。

却不知铁木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一次侵入西夏,为的就是全方面评估党项人的战力,以及周边各国,尤其是金国的反应。

林中猛虎,哪怕遇上的只是一头驴,也会小心谨慎地试探,直到全盘摸清后才会扑上去动手。

很快第三次入侵到来。这一回蒙古军准备充分,在公元1209年三月,由黑水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南)北的兀剌海关口突入西夏。

这是上两次入侵的故道,蒙古军从这里进攻,党项人也早有防备。夏襄宗李安全的儿子李承祯以五万之众拒敌,大都督府令公高逸副之。这在当时而言已是超级重兵,南宋大国北伐时的实际兵力也不过如此,而蒙古的全部战士加在一起,也不足五万之数。

可惜的是,蒙古军队的战力永远不能以单纯的数字来衡量,在他们出现以前,没有人会想到以一两万人的基数就能横扫整片欧亚大陆!

西夏军队在河西走廊的北端入口几乎全军覆没,主将李承祯不知去向,被蒙古人给打丢了;大都督府令公高逸被俘,宁死不降,于是死了。此战过后,西夏右厢各路兵马几乎损失殆尽,半壁江山处于不设防状态,剩下的只够扼守几座通往都城的关隘。

西夏是世上第一个与蒙古人交战的国家,它是试吃螃蟹的人,不知道要注意些什么。他们的战术从古至今就没怎么变过,一直像宋神宗五路伐西夏时一样,冲出关隘与敌野战。

这正中蒙古人下怀。

从理论上说,党项人应该知道守城的重要性,也具备这种能力,毕竟他们与北宋打了百年战争,六成以上是在城池与堡垒间进行的。

可惜这帮党项人脑袋严重僵化,根本不知道变通,知道时也晚了,至少在坐守下一个重要关隘兀剌海城时无效。

兀剌海城陷落,太守西壁讹答被俘。

至此河西走廊即将被打穿,横亘在西夏都城中兴府前面的只有一座关隘—设在贺兰山的右厢军总部克夷门(今宁夏贺兰山三关口)。

这是一座难以想象的雄关,以贺兰山险峻之势,常备军达到了七万以上,这时夏襄宗李安全又从各路增派五万援军,由名将嵬名令公率领火速驰援。

倚山建堡,十二万重兵,这是自有宋以来,各国从未出现过的超级重镇。就连号称城内常驻百万禁军的名都开封,在实际战争中也没能达到这种程度。

克夷门之战持续了近三个月,蒙古军轮番进攻强攻不止,却始终不能逾越城墙半步,战争已经陷入了消耗战的泥潭。而说到消耗,只能是蒙古军先崩溃。

克夷门背靠西夏都城,都城背后是另一半江山,无论如何在军需粮草方面是充足的。蒙古军却是客境作战,且第一次远离本土作战,两相对比,蒙古军队的劣势一目了然。

嵬名令公只需要让这种态势继续下去,连胜利都是可以奢望一下的。可惜党项人的僵硬大脑再次短路,他居然率领重兵出城与蒙古人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