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明出子午,暗度陈仓(第2/2页)

————————————————————

[6] 关于韩信的生年,史书没有记载。张大可、徐日辉著《张良萧何韩信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结合史事和民间传说推断韩信生年为公元前228年,今从之。韩信生平,参见本书附录《韩信年表》。

[7] 有关战国游侠的详细叙述,请参见拙著《秦崩》第一章之七“战国时代的游侠风尚”。

[8] 在战国时代的游侠世界中,刘邦是活跃于乡里的乡侠。关于乡侠刘邦的详细,参见拙著《秦崩》第一章之十“刘邦的追星历程”。

[9] 王孙的本义,就是王的子孙。秦汉之际,也用来尊称亡国后的贵族后裔。《史记索隐》引刘德之言注释漂母称呼韩信为公子说:“秦末多失国,言王孙、公子,尊之也。”解释非常贴切。

[10] 《苏轼文集》第一册第三卷,中华书局,1996年。

[11] 蒲将军,疑为《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的棘蒲侯柴武,他因巨鹿之战与英布一同先渡黄河攻占秦军粮草转运要地棘蒲有功,后被封为棘蒲侯,史称蒲将军。

[12] 淮安考察,我与爱媛大学藤田胜久同行,得到淮阴师范学院张强先生的关照帮助,得以顺利完成,在此表示感谢。

[13] 淮阴城故址和甘罗城,皆为秦汉古城遗址,可能是淮阴县治所在。韩城遗址,据传为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后所筑之城,也为汉代遗址。枚乘为西汉著名文人,淮阴人。枚乘故里碑为唐代物,仅存碑身,1958年码头渡口出土,现立有纪念碑。

[14] 韩信故里、胯下桥、韩侯钓台、漂母祠、韩母墓、漂母墓等,皆为明清以来的遗址,几经毁佚重建。

[15] 据《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刘邦军接受秦国的投降后,郦商领兵平定汉中和巴蜀地区。

[16] 关于刘邦集团的人事构成、地域构成以及诸侯子的详情,参见拙著《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第一章“汉初军功受益阶层之形成”、第五章“刘邦集团之地域构成”,三联书店,2000年。

[17] 陈显远《萧何追韩信处考》,收于氏著《汉中史迹杂考》,汉中市文化文物局编,1998年。

[18] 从汉中到楚国,还有一条道路,就是走汉水水路,当时应该是一条主要的交通通道,详细请参见本章第九节“汉中的地形交通”。不过,正因为汉水水路是当时东去楚国的主要交通通道,在将士大逃亡的时候,也应当是汉王国政府防范最严的。从截贤岭地名和唐代碑刻来看,南江方向应当比较合理可信。

[19] 关于韩信在汉中申军法改制的详细,参见拙著《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第一章第二节之“关于韩信‘申军法’”。

[20] 参见拙著《秦崩》第六章之七“齐楚纠葛”。

[21] 关于齐国分郡的详细,参见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第五章“山东南部诸郡置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22] 关于彭越的身世及其在秦末之乱中的活动,参见拙著《秦崩》第七章之十“相遇彭越”。

[23] 刘邦军由关中出发去汉中,就是走的子午道,当时应是一条主要通道。

[24] 据《史记·河渠书》,汉武帝时,“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

[25] 关于祁山道的概述,参见辛德勇《论刘邦进出汉中的地理意义及其行军路线》,收于氏著《历史的空间与空间的历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结合实地考察的详细路线研究,请参见拙文《秦始皇第一次巡游到西县祭告祖庙说》,将刊于《秦汉史研究》第九辑,2015年。

[26] 《汉书·高后纪》高后二年条:“春正月乙卯,地震,羌道、武都道山崩。”《汉书·五行志》记为:“高后二年正月,武都山崩,杀七百六十人,地震至八月乃止。”这件事《史记》没有记载。

[27] 关于武都大地震所引起的汉水和嘉陵江水系,以及汉中地区地形的变化,参见周宏伟《汉初武都大地震与汉水上游的水系变迁》,刊于《历史研究》2010年第1期。

[28] 刘邦军经由子午道进入汉中,《史记》《汉书》等文献和汉代碑刻都有明确记载,应当是没有疑问的。唯有《史记·留侯世家》记载说:“汉王之国,良送至褒中。”褒中是褒斜道上的地名,似有矛盾。不过,据辛德勇考证,此处的“褒中”是“蚀中”的讹误,参见前引辛德勇文《论刘邦进出汉中的地理意义及其行军路线》,收于氏著《历史的空间与空间的历史》。

[29] 王子今《秦汉交通史》:“‘道由子午,出散入秦’或许是刘邦分兵而出,北定三秦的路线。”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第52页。

[30] 我的这次关中考察,有幸结识西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陈峰教授,学业切磋之余,有相见恨晚之感。经陈峰先生介绍,考察得到咸阳市文物局庞连昌先生和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李举刚先生帮助,得以顺利实现,在此表示感谢。

[31] 关于韩信指挥汉军出汉中攻入关中的战略、路线以及战况,我另外写有论文《韩信反攻关中的路线与武都大地震——为了历史叙述的历史研究》,收于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编《舆地、考古与史学新说——李孝聪教授荣休纪念论文集》(中华书局,2012年),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做了详细考察,可与本章的历史叙述对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