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软实力与硬功夫

实际上,在晚清,中国的软实力并不亚于任何外人。

第一,中国地大物博,许多地方几乎没有得到开发,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潜力。

第二,中国有四亿人口,消费市场容纳量大。

第三,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富于进取精神的优良传统的民族,只要政府政策得法,这种巨大的潜在能量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第四,中国长期因封闭一直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俗话说,一张白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画。在如何发展工业化的道路上,中国人没有包袱。

第五,中国的文官制度、儒家文化以及一些制度设施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与稳定性。

如果能做好扬弃,充分利用传统的资源,把上述这些优势全部发挥出来,中国即使在晚清时期,也照样会迎头赶上世界最先进的国家。遗憾的是,因为晚清政府的软弱无力与主动性不足,中国自身的这些资源优势被白白浪费掉了。

当欧风美雨铺天盖地洒向神州大地的时候,面对机遇和挑战,清政府最需要抓紧做的事就是发展经济,建立自己的工业化体系。因为只有建立自己的工业化体系,才能带动近代交通、通信、矿山与商业的发展。也只有建立自己的工业化体系,中国也才能打破西方国家的钳制,建立起自己强大的军事防御体系。这是晚清政府亟需成就的硬功夫。历史不是没给清政府这种机会,从乾隆皇帝到光绪皇帝统治的初期,中国发展自己的机遇与空间都很大。可是因为清政府发展观念的滞后与进取心的不足,大好时机转瞬而逝。

严格意义上讲,无论是在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自强运动,还是在20世纪最初10年新政自强中,清政府均没有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发展经济,致力建立中国现代工业化体系上。既然清政府不去利用自己的权威资源打造工业化体系这个过硬的拳头或者说是强国品牌,当然建立一个强大的国防体系也就成为了一个梦想。当梦醒时分,民族危机严重之时,中国民众不能不发出倒清的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