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从地方走向中央(第3/3页)

(3)左右开弓,左打右拉。利用北洋军的实力、列强与立宪派的支持、革命党的弱点及自己的资望,迫使革命党人同意让出政府,袁则同意宣布赞成共和,并逼清帝退位,南北双方达成协议。1912年1月3日,在梁士诒的“策划”下,驻俄公使陆征祥和其他驻外使节,根据袁的示意,纷纷电请清帝退位。26日,北洋军段祺瑞、姜桂题、张勋、何宗莲等48名将领联衔通电,要求清廷明降谕旨,宣示中外,定共和政体,以现在内阁及国务大臣等,暂时代表政府。同日,宗社党领袖良弼遇刺,不久身亡,其他反对共和的满族亲贵纷纷作鸟兽散。2月12日,清帝颁布逊位诏书,统治了中国268年的清王朝正式结束。袁世凯逼宫成功。

在上述措施完成后,2月13日,袁世凯声明赞成共和,孙中山向南京临时参议院提出辞呈;2月15日,临时参议院一致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布就任临时大总统;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职;4月5日,参议院宣布迁都北京,至此袁世凯实现了他对各方政治力量的完全胜利,取革命成果与清代268年的天下而私有。“一个军事的独裁者继承了旧的皇朝”[9],袁世凯集团从地方正式入驻中央。以此为标志,晚清之变局遂告一段落。


[1] 冯耿光:《荫昌督师南下与南北议和》,《辛亥革命回忆录》第六册,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51页。

[2] 〔澳〕骆惠敏编,刘桂梁等译:《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下),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第250页。

[3] 张国淦:《洪宪遗闻》,《北洋述闻》,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73~74页。

[4] 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1~42页。

[5] 岑春煊:《乐斋漫笔》,《近代稗海》(一),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7页。

[6] 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近代稗海》(三),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页。

[7] 《三水梁燕孙先生年谱》(上),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铅印本,第100、110页。

[8] 张国淦:《孙中山与袁世凯的斗争》,《北洋军阀史料选辑》(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40页。

[9] [美]保罗·S·芮恩施著,李抱宏、盛震溯译:《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