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各国设计简史(之二)(第6/34页)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意大利的汽车行业受到美国同行的激励,发展得比较快。平尼法里纳(Pininfarina)和博通(Bertone)等公司,很快就将流线型风格应用到他们的车身设计上。这个阶段中,菲亚特公司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推出了丹特·吉阿科萨设计的大众化的廉价小车菲亚特500,售价为8900里拉,一般民众都能负担得起,到1948年,已经售出了15万辆。

与此同时,欧洲正在兴起的现代主义在意大利设计界也有积极的反应。意大利建筑当时已经出现了非常纯粹的现代主义作品,称之为“理性主义”(Rationalism)建筑,与此同时,既没有走向纳粹德国的古典复兴方式,也没有走向美国的Art Deco方式,而是自己摸索,结合传统意大利建筑,融合发展出自己独特的现代建筑类型——“诺瓦茜多”(Novecento Italiano)。这种1922年出现在米兰的建筑风格,和1980年代席卷世界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多有相似之处。在某种意义上,意大利人早在后现代主义出现以前50年已经探索过这种未来的风格了。

由于得到当时墨索里尼政府的支持,“形式追随功能”(Form Following Function)的原则很快也被产品设计行业接受,“理性主义”设计很快就形成风气。包豪斯风格的钢管结构、镀铬装饰的家具开始出现,例如皮埃罗·波托尼(Piero Bottoni, 1903—1973)设计的里拉椅子(Lira chair)。不过,受当时意大利工厂的加工技术和设备的限制,大多数理性主义设计的产品还停留在模型和样品的阶段。至于家居用品,例如陶瓷碗碟、木桶、水瓢等,直到1920年代和1930年代,大部分还是用传统的手工方式生产,产量很少。在当时的语汇中,“工业设计”更多的是一种使命,而不是一项工作。

值得指出的是,两次大战之间的意大利,虽然和当时的德国一样,大部分时间是由法西斯政权执政,但由于意 大利的墨索里尼集团对于现代主义持比较开放的态度,对意大利的现代设计发展起到一些积极作用,因而有关这个阶段里意大利设计的面貌,迄今仍是意大利艺术史和设计史学者的一个探讨课题。

2.战后的重建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意大利面临非常艰苦的重建挑战。战争期间,意大利的城市、工业、经济基础基本被摧毁,战后的意大利百业凋敝,1945年战争结束时的经济产值仅为1941年的1/4。但法西斯终于被推翻,意大利迎来民主、和平的明天,人民心中对未来充满憧憬,意大利的战后重建还是充满激情的。

美国的援助对于意大利的重建起到很关键的作用。1943—1948年间,美国向意大利提供了价值22亿美元的食品和燃料;1948—1952年间,又通过马歇尔计划(The Marshall Plan,正式名称叫作欧洲复兴计划:the 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简称ERP),投入了15亿美元的援助,使意大利的很多工厂获得了新的技术和设备,完全实现了生产设备、流水线的现代化。

1946年,意大利选举出新的总理加斯帕里(Alcide De Gasperi, 1881—1954),组成了多党派联合政府,意大利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重建工作,到1949年,经济已经恢复到战前水平。

在重建期间最早启动的是大规模的住宅建设,战争期间家破人亡的千千万万民众急需住宅安顿,因此,在意大利各地都蓬勃展开了政府投入的住宅区建设项目,并且直接刺激了意大利建筑业、建材业、家用产品业的发展。在从1946年开始的重建过程中,制造业发展得比较迅速,产品设计的发展也因此而比较突出,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产品,如皮奥吉奥公司(Piaggio)的“维斯帕”小摩托车(Vespa Scooter),轰动一时,经久不衰,迄今仍被视作意大利设计和意大利制造的经典代表作。

奥利维蒂M1型打字机。

意大利设计师、建筑师皮埃罗·波托尼设计的里拉椅子。

丹特·吉阿科萨和他设计的菲亚特汽车,左边为菲亚特500。

“重建”时期的意大利,在设计上提倡“有用的形式”(the form of the useful)。事实上,意大利设计从这个时期开始就已经充满了活力,并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功能需求。美国设计师沃尔特·提格战后访问意大利时就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他在英国《设计》(Design )月刊上撰文说:“意大利设计界一片新鲜感、充满活力。”

意大利战后经济发展与战前相比,最大的不同是由国家控制建立了一个外向型的经济体制,在1950年代、1960年代,有一半产品都是为了出口而生产的。为了与欧洲其他制造业大国(比如德国、法国)竞争,意大利的产品,必须设计优秀,而且能够大批量生产。这种外向型经济模式对意大利设计的影响相当大。

战后意大利工业大项目基本都由政府的一个特殊部门“重建委员会”(The Istituto per la Ricostruzione Industriale,英语:Institute for Industrial Reconstruction,简称为IRI)管理、控制,IRI控制了航空公司、全国电话公司、造船业、汽车产业(主要是阿尔法-罗密欧Alfa Romeo公司)、机械制造业等等。要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价格就必须具有竞争力,因而政府在国营工厂里面设定了低工资标准,降低了成本,以保证意大利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到1950年代末期,外向型经济体系真正成形,意大利也完成了战后重建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意大利就举办了两个重要的展览,明确推动以“新理性主义”为名的现代设计。一个是1946年举办的RIMA大展(Riunione Italiana Mostre per l'Arredamento),主要展出家具、家居用品和室内配饰。展览上一批年轻的设计师推出自己设计的现代家具,包括现代建筑师伊格纳兹奥·加德拉(Ignazio Gardella, 1905—1999),建筑师卡罗·德·卡里(Carlo De Carli, 1910—1999), 工业设计师、家具设计师佛朗哥·阿比尼,工业设计师、家具设计师维科·玛吉斯特里提,现代建筑师维多利阿诺·维加诺(Vittoriano Viganò,1919—1996)等人。他们设计的现代家具和室内给意大利人带来崭新的气息,由于易于批量生产,因而很快就进入了民众的家庭。另外一个展览是1947年举办的以“家居”为主题的第八届米兰3年展(the Eighth Triennale)。与RIMA大展不同,这次3年展并不完全走现代主义设计的路线。受到当时意大利左翼思潮的影响和鼓动,这次展览中的家具设计很多是打着“反理性主义”旗帜,在设计中加入了更多的雕塑性,更加突出形式,使得产品更具艺术感。这两种运动同时在意大利战后兴起,使得意大利的设计具有多元化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