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三章 开矿炼铁

肖焕章之死,楚欢自然是一无所知,但是北山人心惶惶,楚欢却是一清二楚。

北山经此一战,元气大伤,楚欢很清楚,就算肖焕章野心勃勃,但是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再对西关南线形成威胁,他只是吩咐轩辕胜才做出一副要随时攻进北山的准备,而且他很清楚,以肖焕章的性情,一败之后,绝不敢再战,而且看到西关军蠢蠢欲动,肖焕章唯一可以选择的道路,就是向西关求和。

肖焕章想和,楚欢更想和。

只是他不知道肖焕章已死,更不知道罗定西也是有求和的打算,只是肖焕章求和是迫不得已,而罗定西求和却是暗藏诡计。

无论如何,北山都已经准备和谈。

罗定西以肖焕章的名义,派人先往青唐拜见轩辕胜才,提起议和之事,轩辕胜才自然不敢做主,快马加鞭,派人往朔泉禀报,楚欢得知北山如同自己所预料的那样求和,自然是正中下怀,但是求和需要条件,他知道北山想和,但是西关这边,却是可打可和,在对方不清楚自己的心思之前,就算议和,也要争取足够的利益。

轩辕胜才得到消息,派人送北山使者前往朔泉,但是青唐方面,依然按照楚欢的吩咐,一副蠢蠢欲动之势,而且几乎每日都会派出兵马在梁子河北岸游荡,对着对岸指指点点,做出一副随时要跨越梁子河的迹象。

北山使者抵达朔泉之后,楚欢并没有立刻召见,晾了两天,这才召见,当北山使者提出北山愿意割让青州三县,给西关入关让出一条入关走廊之时,楚欢心中就觉得肖焕章倒是真心求和,当随即使者提出要向西关赔偿五万石粮食之后,楚欢倒是有些惊讶。

不过面上自然没有表现出来,也没有给出任何的答复,只说政务繁忙,没有太多时间谈判,此后西关这边,派出了新盐署总管杜辅公出面谈判。

有时候条件太苛刻,固然让谈判难以顺畅,但是条件太宽厚,却也会惹人生疑,楚欢一直等着北山议和,而且从一开始,楚欢就已经打定主意,至少要从北山手中取得入关的通道,若是肖焕章不答应,哪怕下令轩辕胜才出兵北山,也要打开一条通道来。

割地议和,本就是十分难堪的事情,而且北山如今也算不得是城下之盟,楚欢一开始倒估测,肖焕章或许不会吝惜黄金白银,但是要肖焕章割地,只怕要费很大的周章,只是他没有想到,此番前来和谈的北山使者,一开始提出的价码,就已经超过了楚欢的预期,不但割让三县土地,而且竟然赔偿五万石粮食。

这两样东西,都是楚欢目前最需要的,他需要打开商道与关内进行贸易,如此一来,才有可能解决西关面临的粮草问题。

楚欢最近一阵子,压力极重,南线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西线方面,迟早要经受一场大战,所以取得甲州大捷之后,楚欢的注意力就集中在西线,而西线一旦开启战事,粮草自然是必不可少,裴绩已经送信过来,虽说西线将士士气不低,但是兵士们私下里提到天山的骑兵,却也都是带有一丝畏惧之意,在朱凌岳打过来之前,保持西关军的士气,那是极其重要的军事准备。

毫无疑问,往西线提供粮草,对稳定军心士气自然是有着极大的作用,大伙都知道西关的底子不厚,前方是天山铁骑随时杀过来,若是后方连粮草补给都无法保证,这一场仗根本没有办法打下去,若是早早将粮草准备过来,将士们看到后勤支援充足,自然会对士气起到振奋作用。

楚欢最近犯愁的就是此事。

西关的官仓粮食本就不多,要支撑两条战线十分吃力,好在西关军兵马算不得太多,西关几万兵马的军需还是勉强能够支撑上,但是若无粮草来源,那就是吃一颗少一颗,而且官府的存粮,主要就是从士绅豪族借来的粮食,这些粮食要用来准备开春之后的耕种,楚欢已经从其中调用了一部分,如果战事持续下去,所需的粮草无处所得,就只能调用这些粮食,到时候若是无粮可种,用不着等明年的大饥荒,百姓们在春耕之时就会闹起事端来。

楚欢恨不得自己变成神仙,有点草成粮的本事。

北山使者声称北山愿意提供粮食,这让楚欢大喜过望,他很敏锐地东西到,北山一开始就能提出这样的条件,西关这边当然还可以继续讨价,能够从北山多得一石粮食,那也是好的,所以专门派出杜辅公与北山使者进行谈判。

楚欢说自己公务繁忙,倒也并非完全是托词。

后勤除了粮草,兵器装备也是不可或缺。

这一点,在肖焕章陈兵边界的时候,裴绩就已经向楚欢提醒,而楚欢知道此事也是事关重大,并没有怠慢。

西北土地十分贫瘠,虽然耕地面积不少,但是由于西北恶劣的气候,粮食的收成很低,与关内相比,相差极大,一直以来,西北的粮食不但不能够供应关内,反倒是每年都要从关内输入不少粮食,如此方能解决西北三道的吃饭问题。

而且在西北三道,粮食产量最高的地区,也不在西关,而是在北山,北山青州六县之地,其中五县的粮食产量都很高,仅青州一州之地,便是西北三道九州粮食总产量的将近一半,所以若真要说起来,北山三州的粮食产量,倒是足以供应北山一道的口粮,真正需要从关内进口粮食的,便是西关和天山。

西关曾经在西北三道实力最强,归根到底,只因为西关确实有一项过硬的经济支柱。

在楚欢开发新盐之前,西关的最大经济支柱,便是矿石,西北多戈壁,但是山峦也是不少,西关境内,崇山峻岭也不在少数。

朝廷每年要从国库调出粮食支援西北,但是从西关得到的好处,却也是不在少数,除了可以从金州之地得到金沙,最紧要的是,朝廷在西关设立了专门管理开发矿石的衙门,西关群山之中,蕴藏着诸多的矿物,除了楚欢发现的寒石,铁矿也是西关境内丰富的资源。

朝廷一直在西北开发铁矿,而帝国的兵器铸造,大部分便是使用了从西北运输过去的铁矿,炼制出的上等铁质制作出来的兵器,首先是用来装备皇家近卫军,尔后配置给十二屯卫军,所以卫戍京城的不对,其武器装备的质量都很高。

当初西谷关日夜人来人往,其中往关内运输铁矿的车队极其频繁,而且盐铁官营,帝国对盐道和铁矿都有着极其严苛的管理,地方衙门都是不能过问,地方私自开矿,等同于买卖私盐,在大秦帝国的律法之中,都是处以极刑。

所以西北虽然铁矿充足,但是西北无论是西北军还是地方军,其武器装备,也都是由朝廷配发,地方上不得私造兵器,更不得私自开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