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9章 新官上任(第2/3页)

于是王世充哈哈一笑,举起了酒碗,道:“适才我有些心情不好,加上嘴里干了些,所以只顾着自己喝酒了,你们可别误会我真的生气啊。”

魏征看到王世充这样,笑了笑:“魏某正奇怪主公在为何事焦虑呢。回城时还好好的,怎么一进这客栈就发起火来了呢?”单雄信和王仁则都长舒了一口气,刚才有些紧绷着的脸上又挂起了笑容。

王世充看到了单雄信和王仁则那发自内心,充满关切的表情,不好意思地道:“你们辛苦了,一直在这里等我,这菜是仁则做的吧,一看就知道是你的手艺。”

王仁则“扑哧”一下笑出声来:“听金称说,你们中午没吃成饭,然后又跟那李靖出城去了,我就琢磨着你们晚上肯定会饿得饥肠辘辘。反正叔父交代我的事也办完了,于是我就借了这客栈的厨房,给叔父和魏先生做了这么一桌子菜,就等你们回来呢,要是再晚点回来就要凉了。”

王世充心中一阵温暖,笑道:“仁则的手艺我这一路上可是领教了,就是中午的那顿接风宴也没你做得好,还是吃你给我们做的饭安心。哈哈。”

说了几句话后,王世充的肚子更饿了,也顾不得多说话,撕下那烤全羊的一条大腿就放到嘴里啃了起来,魏征笑着摇了摇头,也开始吃起菜。

王世充吃完了最后一口羊肉,又把面前的一碗酒一饮而尽,打了个饱嗝,这才意犹未尽地抹了抹嘴巴,笑道:“好久没吃得这么开心了。”

他看了一眼在他之前已经酒足饭饱,正看着自己的单雄信,略一思索,道:“张金称和安迦陀去哪里了?”

单雄信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一下子恢复了作为护卫的干练:“张金称和陈棱一起去了骠骑将军府,陈棱应该是专门设宴款待他,而安迦陀则去了州衙,想去拜访一下斛斯政。”

王世充点了点头:“不错,我今天一早是这样吩咐过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摸清陈棱和斛斯政的底。不过今天和李靖的谈话中知道了关于陈棱和斛斯政的不少情况,现在他们二人应该不会给我更多的情报了。”

魏征听到这里时,连忙以手掩唇,示意王世充不要再说下去,然后站起身来,走到门口,仔细地看了看,确信了那掌柜和伙计们都走得远远的,一个个站在大街对面候着,魏征才关上了店门,回到了饭桌。

魏征甫一坐下,王世充便抱歉地笑了笑:“不好意思啊,刚才酒喝得多了,一下子忘了这茬。”

魏征的一张俏脸上冷若冰霜,声音中也透出一丝不满:“主公,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警惕和头脑的清醒,现在不是在战场上,敌人可能无处不在,你的一句话也许就会坏了大事,切记切记。”

王世充收起了笑容,一脸的严肃:“玄成所言极是,我一定铭记于心。”

魏征道:“主公,明天开始就要直接面对陈棱和斛斯政了,你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了吗?”

王世充点了点头:“不错,现在我们就商量一下明天到底怎么做,玄成,你再把这州衙里官员们的不法证据给我说一说。”

四人的身子都向前探了探,开始窃窃私语起来,窗外的一轮明月不知不觉地爬上了半空,皎洁的月光撒得这郢州城到处都是,除了这白云客栈外,骠骑将军府,州衙后院的刺史庭院,甚至是萧铣所住的那个小院,都是灯火通明,注定了这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王世充等人一直合计到了亥时,中途张金称和安迦陀也回来加入了讨论,众人商定了今天的计划和应对紧急情况的对策,一直到将近子时才各自回房休息。

第二天一早,王世充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睁眼一看,却发现天已大亮,阳光透着打开的窗子洒满了房间,而外面的街上已经传来了一些小商小贩走街串巷的叫卖声。

王世充想起自己昨天换了大房间后,睡上了大床,他昨天奔跑智斗了一整天,上床后也觉得头昏脑涨,很快也就睡了过去,这一觉醒来,目光所及处,却发现魏征已经穿戴整齐,坐在房内的八仙桌前看书了。

魏征冲着王世充笑了笑,露出了一口白牙,敲门声再次响起,配合着张金称那大嗓门:“主公,魏先生,该起床吃饭啦,今天还要去州衙呢。”

魏征摇了摇头,对着门外道:“金称请先下楼,我们马上就到。”

一阵“咚咚”的脚步声由近及远,伴随着楼梯的响动。王世充伸了个懒腰,坐起了身,叹道:“昨天实在是喝酒喝多了,居然睡到现在。”

他抬头看了一眼魏征正拿在手上的那本书,笑道:“玄成,这本《禹贡》你已经翻了半个月了,反反复复地看,还没看完啊。”

魏征摇了摇头,晃了晃手上的书,道:“这《禹贡》只不过是《尚书》里的一段节选,讲的是天下九州的划分和特产,整段也不过一千多字,要说看,魏某五岁时就看过了,可是现在年纪长了,去过的地方一多,就会时不时地再拿出来翻翻,每次都会有不同的体会。”

“比如我们现在在的郢州,就是属于这《禹贡》上所说的天下九州里的荆州之地,这里的土地以潮湿的烂泥地为主,土地的肥力在九州之中只排在倒数第二,可是贡品里却是有各种珍禽异兽,金银财宝,赋税倒是可以排到第三。”

王世充笑了笑:“《禹贡》都是几千年前的老黄历了,现在这荆州已经是大隋的产粮大省,就连郢州也能有五万多户人,算是中上州了,怎么会土地在全国排倒数第二?我读尚书时看到这段就是深不以为然的,那书里还说扬州的土地是天下倒数第一呢。”

魏征摇了摇头,合上了手中的书本:“《禹贡》毕竟是大禹治水时写的书,离现在几千年了,沧海桑田,那时候的荆州和扬州还没有开发呢,岭南和辽东这样的地方更是连提都没提过。”

“可是自从五胡乱华后,衣冠南渡,江南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现在的荆扬已经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了,和当年大禹时的蛮荒之地完全不能比。”

王世充点了点头:“既然如此,玄成这一路上总是翻着这本书,又是为何呢?”

魏征笑了笑:“我看的不是这书上所说的田产和贡赋,而是这里面各条河流的流向,现在天下粮米富足,而江南荆湖一带的粮食产量更是超过了北方,都要通过河流来向两京方面输送,先皇一朝时就有过朝议,说要建设一些沿河的大粮仓。”

“当时先皇说国家四海安定,没有大规模的对外战事,各地的粮食足以自足,所以就没有接纳这个提议。可是杨广即位后,从他巡游江都这件事就能看出他的好大喜功,以后他一定会征伐四方的,这就需要把南方的粮食大量向北方调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