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逼迫(第2/3页)

严庄沉声道:“臣有负陛下隆恩,臣请陛下降罪,臣一力承担,绝不抵赖。”

安禄山厉声道:“你坏了朕的大事,光是请罪便成了么?”

严庄沉默不语,安禄山高声道:“你说,你如此无能,朕还怎么敢将重任委托于你?朕还指望着你能辅佐燕王安定社稷。可是你现在的表现在朕看来正应了那句话,便是‘志大才疏’。你让朕还怎么敢倚重于你,还怎么敢让你辅佐燕王。”

严庄皱眉沉声道:“陛下,臣有过错,但臣绝非你口中所言那般不堪。陛下可以降罪于臣,但不可侮辱臣。”

“什么?”安禄山怒极反笑:“你还要跟朕强辩?朕说错了你了么?这趟差事你办的一塌糊涂,你倒还有脸强辩。”

严庄静静道:“臣并不觉得这趟差事办的糟糕。臣承认没能抓住王源,但那并不是臣此去平乱的目的,臣事前也并不知道突入我大燕内腹作乱是王源本人。况且臣行事只看大局,此行臣的目标是平息内乱,大军所至,乱贼仓皇逃窜。平原城业已收复,内陆再无贼兵作乱,这已经达到了目的。至于抓到王源自然是锦上添花,抓不到也并非是灾难。故而臣并不觉得差事办的糟糕。臣唯一的失误是不知王源领军,被他诡计脱逃。臣要请罪也是为了这件事,而非平乱的差事。”

安禄山面容僵硬,胸口剧烈起伏。严庄知道一场暴风骤雨即将到来,于是屏气凝神的等待着安禄山的震怒。但是安禄山的怒火却没有爆发,严庄等到的是安禄山的大笑之声。

“呵呵呵呵,好,很好。严庄,你果然还是那个严庄,果然是还喜欢跟朕顶撞的严庄。朕要告诉你的是,朕本并不打算降罪于你,因为你此行发生的一切朕在几天前便已经知晓。你方才禀报之言中若有半点隐瞒,朕都会立刻将你拿下。你没有对朕隐瞒,朕觉得很欣慰,本想轻责于你。但是朕没想到的是,你也学会了推诿罪责,辜负了朕的期望你非但不觉得惭愧,反而振振有词。你是不是认为你可以为所欲为了?你和安庆绪私底下的勾当当我不知么?你对朕当真死心塌地忠心耿耿么?朕授重任于你,对你恩宠卑职,便是希望能感化于你,让你对朕一心一意,然而你却让朕万分的失望。”

严庄沉默不语,这个结果他早就料到。实际上即便没有刚才的这次顶撞,安禄山也还是会免了自己的官职。因为安禄山绝对不能容忍自己这次的失败的,安禄山就是这样的人,他不允许别人的任何失败,除非是他可以利用笼络之人。而自己显然并不是他最为倚重信任的人。

况且从刚才的话中,严庄也听出来了,安禄山对自己一直都是不放心的,所以和晋王之间的交往也是安禄山极为忌讳的地方。即便自己已经做的足够小心,但安禄山手下的耳目必是已经将自己和晋王之间的隐秘交往的过程都看在眼里,并且禀报给了安禄山了。

“严庄,你心里一定很不服气。朕知道你是倔强之人,你一定以为朕对你太苛刻。朕本可因为这次的事情杀了你,但朕也不是无情之人,朕对你还是抱有一丝希望的。所以朕再给你一次机会。朕要你去做一件事,你做好了这件事,朕便让你官复原职,重新为我南征大元帅。让你将来成为我大燕国的丞相的许诺也依旧有效。这件事是你对朕证明你的忠心的最后机会,这件事若是再办不好,明日朕便下旨问你的罪,将你满门抄斩。”安禄山冷声道。

严庄哑声道:“但不知陛下要臣去做何事?”

安禄山冷冷道:“朕打算数日后立燕王为太子,在此之前有一件事需要办。朕本打算亲自去办这件事,但现在朕希望你能去替朕办了此事。今天晚上,庆绪必要设宴款待于你,我要你今晚杀了庆绪,这是你最后向朕表示忠心的机会。杀了庆绪,朕便相信你将来会对燕王一心一意。”

严庄惊恐瞠目张嘴惊愕无语,浑身上下一阵冰冷。

……

雍丘城的大街上,大唐当朝相国王源和丰王李珙到来的消息不胫而走。百姓们纷纷涌到大街上围观,小小的雍丘城顿时热闹非凡。

王源对雍丘城中尚有这么多的百姓很是惊讶。雍丘城只是一个县城,以城池规模而论不过是大唐无数小城池中的一个,人口恐怕也只有万余人。但眼下大街上军民涌涌的样子,恐怕足有三四万人之多。这还不包括那些在宅子里的百姓们。

在县衙大堂落座之后,张巡给了王源一个解释。

“贼兵造反之时,听闻黄河以北州府的百姓都在逃难,下官和睢阳许太守便商议了要接百姓过河安顿。我和许太守组织了几十条船渡河接人。幸而那段时间黄河上游冰冻,河水流速缓慢,才得以完成。叛军从范阳一路打下来的十几天时间里,我们一共运了六万多百姓过河。本来安顿在我清源县和睢阳城,后来我到了雍丘,百姓们也都跟来了。这里三万,睢阳三万,勉强让百姓么安顿存身。”张巡解释道。

王源肃然起敬,起身拱手道:“本人对张县令的举动敬佩不已,大乱起时,遍地惶然,人人自危。张县令居然能想到过河接难民来安置,胆色和见识均为不俗。本人代表朝廷感谢张县令和许太守的义举。”

张巡忙道:“王元帅折煞我了,这些事本就是该做的。下官敬佩的其实是如王元帅和颜太守这般真正和叛军作战之举,可惜我们身在黄河之南,不能同叛军真正的交手,实在是一件遗憾之事。”

王源呵呵笑道:“张县令,你放心,会有你和他们交手的机会的。雍丘处于要冲之地,叛军若要南渡攻击,此处乃是必攻之地。战事很快就要来了。”

张巡点头道:“下官也是这么想的,故而下官才从清源县来到了雍丘。并且招募训练了一万多兵马,便是为了和叛军决一死战。”

“一万多兵马?”王源惊讶道。

颜真卿等人也都很是惊讶,张巡在这小小县城居然招募训练了有一万多兵马,当真让人吃惊。

张巡道:“确切的说是一万一千六百三十名。其中骑兵两千五百人。当然这也是雍丘城和睢阳两地的全部兵马,包括新近招募的五千兵力。后方的清源县睢阳城中几乎都没有兵马,尽数聚集于此了。”

王源点头道:“你是打算死守雍丘门户,雍丘守住了,后方的城池也就无虞了是么?”

张巡摇头道:“下官并不这样认为。对下官而言,最重要的是睢阳城,那里才是南下江淮的门户。而且睢阳城的城防坚固,易于防守。当然下官也并不想放弃雍丘,雍丘乃我大唐城池,下官是不可能拱手想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