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争权夺利(第3/4页)

公认的最主要的几个竞争对手有右派的胡汉民、中间派汪精卫和“左”派廖仲恺。此外还有一个躲在幕后的第四候选人,公众并不熟悉他,但他跟国民党的主要领导人都很熟悉,他就是好斗的上海右翼分子中的头号人物——青帮首领杜月笙。

杜月笙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控制国民党。第一,直接被提名成为孙文的继承人。从正常程序来看,这种可能性很小。第二,通过选举,找一个能代表自己利益的傀儡接班。作为一个瘾君子和黑帮大佬,杜月笙肯定早就明白,最好的办法是通过一个代理人来实现他的野心。他有两个人可以用——培养了15年的军队门生蒋介石,以及他在上海的商业伙伴、瘸腿的百万富翁张静江。不过,杜月笙必须间接行事,由于鲍罗廷的存在,任何明显反共的候选人都不可能当选。

优柔寡断的中间派小白脸汪精卫缺乏坚实的权力基础。他充其量只能当一个过渡人物,担任临时教皇的角色。他和瘦弱精干的右派胡汉民是死对头,谁都瞧不起谁,估计他俩的力量会彼此抵消。

他们当中明显占优势的是在美国出生的“左”派廖仲恺,他是杜月笙间接夺权路上的最大障碍。廖仲恺是鲍罗廷的最爱,也是胡汉民的密友,所有人都喜欢他,孙文的遗孀宋庆龄更是如此。

廖仲恺是旧金山一位中国商人的孩子,后来他去日本继续求学,对孙文倡导的革命运动产生了兴趣。崭露头角的“左”派分子廖仲恺偶然遇到了雄心勃勃的右派胡汉民,两人后来成了终生好友。胡汉民主张个人独裁,廖仲恺更钟情于激烈的社会改革。廖仲恺认为,中国已经被自私自利的金融资本剥削得太久了,他认为应该限制资本主义,允许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并且可以通过消费合作社购得各种制成品。他要求最大范围地实现民主,却没能说服孙文直接从农民那里获得支持——在20世纪20年代,即便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这个想法也有点太激进了。那时候中国共产党希望效仿苏联模式,依靠工人阶级发动革命。

最终说服孙文寻求苏联支持的人是廖仲恺。鲍罗廷喜欢他,无论什么事总喜欢让廖仲恺来替他办。孙文去世时,廖仲恺担任黄埔军校的高级党代表,政治地位与蒋介石不相上下。同时,他还担任国民党广东省政府的省长。如果按照事态的自然发展,廖仲恺最有可能成为孙文的继任者。

孙文去世后的数周里,趁着混乱,两支曾经与国民党联盟的军阀部队进攻并夺取了广州城,鲍罗廷逃到了黄埔军校避难。在加伦将军的帮助下,蒋介石和廖仲恺对敌人发起反攻,很快收复了广州。在48小时内,国民党俘虏了17 000人,缴获了16 000支枪,包围被瓦解了。

广州局势安定之后,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举行紧急会议,商定孙文的继承人。会议最后决定不搞个人继承,国民政府将由“左”、中、右三派(廖仲恺、汪精卫和胡汉民)联合执政。汪精卫被授予基本上是礼仪性的代理主席的头衔,胡汉民则被任命为外交部部长。执行权仍掌握在廖仲恺手中。实际上,这是“左”派搞的一次“宫廷政变”。

但是,“左”派的这种做法为自己树立了强大的敌人。1925年的春夏两季,到处发生工人运动。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积极组织工人和学生运动。他们在全国各地举行的抵抗外国人的游行示威激怒了工厂老板、银行家和外国大班们。5月15日,上海一家纺织厂的日本工头在罢工中开枪射杀了一个工人。5月30日,共产党号召大家举行抗议示威游行。那一天,有大批的人员走上了街头,公共租界的警察们也出动了。一支英国军队朝着人群射击,打死工人12人,打伤50多人。“五卅惨案”引起了国内其他地方的罢工、抵制活动和游行示威。在广州,有52名抗议者被法国和英国的机枪手打死。枪击事件发生之后,驻广州的苏联顾问薇拉·弗拉基米罗芙娜·维什娜雅科娃·阿基莫娃写道,广州沙面岛上的外国租界就像“这个城市活体上的一块碎片”:

它静静地摆在我们面前,戒备森严。一条人工挖开的河道,还有一堵中国人民仇恨与愤怒的墙壁,把它与路堤隔开。桥上摆放着一些锯木架似的缠着带刺铁丝网的路障,上面还装着铸铁大门,只在中间留出一条狭窄的通道,直通里面外国领事们的住所……两个头戴软木头盔,身穿卡其布短裤,手握步枪,腰里别着一把军刀的英国士兵在桥上路障的旁边迈着均匀的步子走来走去。对岸一点声音都没有,整个沙面岛如同死去一般。实际上,这里几乎已经没有人住了。就连那些从陆地上逃到这里的传教士们也早就离开了。

此次事件在香港引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罢工,引起英国人深深的仇恨。香港那些一向直言不讳的报纸公开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号召刺杀国民党“左”派领袖。英国人甚至提出,只要停止罢工,他们愿意“贷款”1 000万美元给宋子文。不过,发现国民党“左”派和右派正在进行一场权力之争后,英国人又取消了这一提议。“左”派分子的煽动所带来的这些负面后果让蒋介石的支持者们烦恼不已,这更坚定了他们除掉党内“左”派的决心。

第二年,在一个由共产党新组建的总工会的帮助下,上海的工人们组织了500多次罢工活动。这个新出现的工人组织对青帮领导的工人同业行会是一个直接的威胁。杜月笙和黄金荣可不想让别人在这上面分得一杯羹。杜月笙老早就是中国决心最大、办法最多的反共分子,现在,他开始迅速采取行动了。他策划了一系列带有不祥征兆的活动,其中的第一件事,就是派张静江去广州通知蒋介石,准备夺权。

1925年8月20日,身在广州的廖仲恺乘车去参加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他刚下车,大楼门前的柱子后面闪出5个貌似黑帮分子的枪手,开枪将他击倒在地。到底是谁策划了谋杀廖仲恺的计划,一直没有定论。不过传言将矛头指向了温和的右派胡汉民。尽管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都不相同,但此事绝不可能是胡汉民干的,因为自1905年开始,廖仲恺和胡汉民就已经成了至交。尽管如此,为了避免遭到报复,胡汉民和他的家人以及其他许多国民党保守派官员们都逃离了广州。

鲍罗廷和蒋介石展开了契卡式的调查,追查内部的叛徒。一个嫌疑人被带到了蒋介石在黄埔军校的办公室里接受审讯,结果跟他们吵了起来,蒋介石一怒之下,掏出左轮手枪把他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