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页)

“多谢骆管家实言相告。”周胡氏见骆荣说话时心平气和,神色如一,心里道:吴聘弱不禁风,人所共知,你骆荣在此卖关子,可谓关爷面前耍大刀!只是,我周氏家门因公死夫丧,不能走南闯北,重整昔日实力,吴尉文才敢欺我母女,你才敢找上门来,大言不惭。自古有言,己欲所得,必有所失。我周胡氏正期借助外力,重整旗鼓,你安吴堡既然找上门来,我若因小失大,岂不太过鼠目。现在给你来个装聋作哑,看看你吴家能在周胡氏面前开多大口子!于是一笑,道:“乡野传言,无源之水,我自不会当真了。不过骆管家是否知道,周家允婚有三个条件?”

骆荣点头回答:“夫人所言三个条件,早已传遍泾、三、高城镇村堡,吴门焉有不知之理。”

周胡氏问:“这样说来,吴门愿按三个条件与周氏联姻?”

骆荣不做正面回答:“若不是小姐三个条件传出,我家老爷也不会派在下前来提亲下聘。我家老爷说:周莹孝女也,吾儿娶妻如此女,吴氏之幸矣。”

“如此讲,周氏门庭香火将由吴聘以续了?”

“夫人请听我讲,我家老爷研究过小姐许婚三个条件后,完全同意在夫人百年之后,以周氏族姓为老夫人立碑守孝,得第一子为周姓,承继周氏基业,续周氏香火。至于入赘之事暂难应允,因吴氏家族中能光大吴氏家业的人除吴聘外,实难挑选出第二个人来,我想夫人定能体谅吴氏苦衷吧?”

周胡氏虽感意外,但一想骆荣的话也有道理。俗话说,将心比心,一样理儿。想我周胡氏仅有十万贯家业,尚且盼子承孙继,吴氏家业百万,岂能置于不顾?话又说回,有女嫁得如此夫家,进门荣华富贵,长子长妻,权重一族,将来女儿自会荫护周氏香火,得子必先承周氏、光大周氏,何愁周氏再无靠山?女婿入赘与否,已不是什么问题,若为入赘耽搁了这门亲事,未免眼光太过短浅了!想到此,脸转向骆荣说:“骆管家, 这门亲事,我应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