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兵行险着(下)(第3/4页)

“说说吧,没准我们能从你的叙述中,听出一些蜘丝马迹也说不定。”虽然看见了米海耶夫脸上为难的表情,但阿赫罗梅耶夫还是鼓励他说下去。

米海耶夫扭头看了看基里洛夫,又瞧了瞧我,见我们都对他点点头,鼓励他把去敌营的所见所闻都说出来,也就没有在推辞,开始讲述起自己的经历:“我们的摩托车在离开马马耶夫岗大概四五公里的时候,就和德军的一支乘坐两辆装甲车的巡逻队遭遇了。敌人发现我们后,立即加大马力分成两边向我们包抄过来。我连忙命令驾驶摩托车的战士停车,接着我们三人都下了车,站在原地等待敌人过来。

两辆装甲车见我们没有携带武器,也没有逃跑的企图,便在离我们十几米的地方停了下来。一名德军中士带着两名士兵下了装甲车,大摇大摆地来到了我的面前,问我是做什么的。我告诉他,说我是来见德军指挥官,让他派人去收敛我军阵地前的德军官兵的尸体。

德军中士听后,命令一辆装甲车留下,监视站在摩托车旁的战士,他把我带上了他刚刚乘坐的那辆装甲车,说要把我带到指挥部去。我一上车,他们就用黑布蒙住了我的眼睛。装甲车向北行驶了四五分钟后停了下来虽然我什么都看不见,但是我的听力还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我听到那名中士向一名军官报告,说有俄国人要见师长,商议派部队去收敛尸体的事宜。

当我听到自己被中士移交给了那名军官后,就有两名德国兵把我架着下了装甲车,上了另外一辆敞篷汽车,向前开去。我们的车速很慢,大概开了将近十分钟,车再次停了下来,我听到押送我的这名军官在向更高级别的指挥官报告,向对方说明了我的来意。

对方听完后,马上吩咐人将我带上,跟随他到师指挥部去。于是我又被两名士兵从车上架下来,跟在德军的指挥官,深一脚浅一脚地朝前走去。

到这些德国兵最终停下,并扯掉套在我头上的黑布时,我才发现自己站在一间木屋里,屋里只有一张不大的木桌,木桌后坐着一名德军少校,而带我过来的两名德国兵,此刻却端着枪站在我的身后。”

“那德军少校是什么人?”当我问这话的时候,阿赫罗梅耶夫和基里洛夫两人却扑到了地图前,查找敌人营地的大概位置。

米海耶夫扭头看了一眼两个把头凑到一起,目不转睛地盯着地图的指挥员,才望着我说:“那名少校作自我介绍时,说他是第113师师长阿尼姆将军的副官瑟洛·贝斯格少校。在简短地问了几句后,他又命令押送我前来的两名德国兵,重新蒙上了我的眼睛,将我送了出来。”

“你就这样回来了?”我淡淡地问道。

他听后连忙摇摇头,解释说:“我被送回到停摩托车的地方,本来打算直接返回的,但送我出来的两名德国兵让我等等,说很快他们去收敛尸体的车队就过来了。所以我就留下来,等到敌人的车队来了以后,才和他们一起回来的。”

一直在看地图的阿赫罗梅耶夫忽然用手重重地一拍桌子,兴奋地说道:“可算找到了,狡猾的敌人,居然把师指挥部设在这里。”说到这里,他得意地用红蓝铅笔在马马耶夫岗北面的一个村庄上画了一个圈,接着对我说,“师长同志,根据米海耶夫中尉的叙述,敌人的营地应该就设在这个村庄。这样一来,我们的夜袭就不会是漫无目的寻找敌人的营地,而是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实施打击。”

“参谋长同志,千万不能掉以轻心。”米海耶夫善意地提醒道:“虽然我进敌人营地时,什么都看不到,但根据我的分析,敌人除了在外面设有铁路网、雷区外,还有诸多的工事和火力点,如果夜袭部队贸然出击的话,有可能遭受重大损失。”

“米海耶夫中尉,你是怎么判断出敌人的营地里有工事、火力点,还有雷区呢?要知道,你当时的眼睛被蒙上了,可什么都看不见啊。”基里洛夫有点怀疑地问道。

米海耶夫见政委都质疑自己,连忙辩解说:“是这样的,政委同志。在营地周围布设铁丝网和雷区,这是很基本的布防手段。说到营地里有诸多的工事和火力点,我是根据车辆行驶时,走的不是直线而是不断左转右转而判断出来的。”

我对于米海耶夫这个建筑工程师出身的工兵连长是非常信任的,见基里洛夫和阿赫罗梅耶夫都怀疑他的判断,赶紧开口为他解围:“政委同志,以我对米海耶夫中尉的了解,我相信他的判断是准确的。”

见我都开口为米海耶夫说话了,基里洛夫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点点头,接着又对阿赫罗梅耶夫说:“对了,参谋长同志,给一团的谢杰里科夫中校打个电话,把我们的判断告诉他,让他所派出的小分队,就去那个村庄附近侦察。根据具体的情况,由小分队的指挥员来决定是否采取夜袭作战。”

该布置的任务都布置完了以后,我打发米海耶夫离开,问基里洛夫:“政委同志,五团有报告吗?”

基里洛夫点点头,拿起桌上的一叠电报,翻看了一下,从中抽出两张递给了我,同时笑呵呵地说道:“看看吧,这是奥列格中校发来的电报。虽然目前他们因为兵力有限,没有再派部队进入城内,和敌人打城市游击战,不过派出狙击小分队的战果不错,每天都有收获。”

我一目十行地看完了电报,顺手递给了旁边的阿赫罗梅耶夫,也欣慰地说:“真是没想到啊,政委同志。奥列格他们每天就派出二十几个狙击手,到城内去进行狙击作战,都能取得不小的战果。平均每个狙击手都能打死两个敌人,积少成多,这个战果可了不得啊。不必一个步兵团的战果差。”

基里洛夫等我说完,又谨慎地说道:“奥列格上午还给我打过电话,说想再培养一批狙击手,但是极度缺乏瞄准镜,想请您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说起瞄准镜,我忽然想到了那个会改装枪械的警卫营战士博力斯,连忙冲着外面大声喊道:“巴斯曼诺夫上尉,进来一下。”

随着我的喊声,巴斯曼诺夫推门走了进来,径直来到我的面前立正。没等他开口,我抢先说道:“上尉同志,我来问你,警卫营里有名叫博力斯的战士,他现在什么地方?”

巴斯曼诺夫把我说的名字在嘴里念叨了两步,忽然哦了一声,接着说道:“师长,您说的是那个来自兵工厂的博力斯吧。不过他此刻没在马马耶夫岗,而是跟随格拉姆斯上尉他们去了五团。”

“行了,我知道了。”我说着挥手让他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