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在河北(八)(第2/2页)

虽然经过了漳河大战的鼓舞,他们表现出来的士气和精神状态,还是相当的可观和持着,甚至还有某种盲目乐观和信心,期待着打下信都之后,又能得到多少。

但在我巡营观察之下,却觉得是更像是一种薪火即将燃尽前的亢奋。再打下去估计大家就真的成了强弩之末。

但是就算决定了退兵的基调,但也要有相应的技巧和次序,才不至于将撤退变成一场损失惨重的灾难,特别是在深入敌境,敌我难明的情况下。

特别在前有坚城和正好以暇的守军,外有行踪不明的游走敌军的情况下,合理而有序的组织策划,虽然不能说可以应对一切情况,但至少尽量减少预期的损失。

因此,在我们初步商定的安排下,首先派出伤亡较大的两只辅军大队,由韩顺夫带队,将比较值钱的战利品和积累的伤员,直接南下穿过相对空虚的贝州,与魏州境内留守北岸渡口的第四营汇合,顺便从对岸组织相应的输送船只,将南岸的半个营给送过来。

然后,用这半个营和辅军大队,将第四营的生力军轮替下来,大张旗鼓的进入贝州境内,作为本阵南下的外援和接应。

剩下的人,则继续收罗建材,修缮营盘,挖壕填土,做出一副准备好攻打,铁了心要长期围困的姿态来。

事实上,大多数围城的本质,就是围住城门为代表的主要进出口,因此,我们直接将城门前的进发场地,给挖成了层叠沟壑覆盖的防线。

结果这个布置立竿见影,当夜城中的行台军,就试探性的发动了突袭,只可惜我军有飞舟(原始热气球)这个警戒观察的大杀器,再加上预设的地雷,来袭的敌军还没有摸过一半的距离,就被发觉。

然后就是惊动起来的军士,而按照操条列队栅墙下下,比照预先规划好的射界标杆,对着来敌方向进行多轮排射的火力侦察,然后,紧接着弹射器将燃烧的火罐,投射到黑暗中去,落地爆燃开来之后,自然就照亮了敌袭的路线。

待到天明之时,对方已经丢下至少数千具尸体和伤员,沿着城墙仓皇溃逃进了另一个城门。

正在一片紧张忙碌之中的第三天,我再次得到消息,城中的河北行台,居然派来了交涉的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