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战淮北(一)(第2/2页)

终于发现像样敌人了,我明显感到左右似乎都松了一口气,私自越境追击的借口,终于有了个目标,不然还真不知道如何收场的。

展开代表我主将的猫爪印旗,以及边上绣着新军左厢大字的,大团火焰交错闪电的风雷旗。城头上顿时骚动了起来,甚至有人大声嘶吼叫喊着这么,可惜距离远听不清楚。

然后约两丈多高的城头上,连锁反应一般的开始咻咻的放箭,只可惜就算他们居高临下,但是射程离我们起码还有老大一段,因此最后只有一些杂草一般的箭矢,咄咄的落在我们前方的地面上,最近的一只也有数十步远。

我的队伍中顿时哄声大笑起来,继续有条不紊的完成了半包围的变阵,然后除了少数警戒的游弋小队外,其余全部坐了下来,开始就着壶具喝水,然后吃起干粮来。

而那些散卒,则涌到前方去,以那些弓矢的射界为参照物,用铲子镐等工具,掘土如飞的挖起壕沟来。

另一些散卒则将大车上成捆的军械帮运下来,按照队旗和番号在带领下,逐一分发到正在休息和进食的士兵手中,多数士兵接过武器放在膝盖上,继续完成简单的进食,而已经吃完的士兵,则开始调校弓弩的弦张,或是检查和清理火铳的内膛和燧石。

猎兵队已经匆匆离去,开始侦查环境和需找合适的射界,在攻城中他们暂时排不上用场,就环岛外围去寻找制高点,充当警戒和暗哨。

不多久,后队的炮车也被推上上来,用装满湿润沙土的带子,正对着城门的射角,临时堆一个护墙和斜坡来。

在散卒们的努力下,很快一条长长的不规则浅沟,就初步成型了,沟宽五尺,正好让人一步跨不过来,那些被挖出来的土在沟内一侧被堆高,押紧,拍实,形成一个与沟底高低落差的胸墙。

然后以这条沟为基准,两端由骑兵拉着绳子拖出平行线,就是左右营墙和壕沟的位置,接着再挖一个交叉的对角线,作为营地内主要的排水沟走向,而在四个对角垒土为台,作为四方观哨,由远程射手站立警戒。

然后土台之间,按照半身间隙,插上砍伐而来的削尖木桩,没有足够的木桩就用长矛对外斜插,交叉捆绑固定之后,就形成一个比较稀疏的拒马珊墙,沿着珊墙继续堆土,就构成新的胸墙。

然后所有的辎重被堆在交叉线的中间点,用大板车围绕起来,构成第二层营区,中间再隔成中军,畜厩、武库等若个不同功能的区域,这样一个立营的基本准备就此完成。

然后士兵的营帐就在内外两层之间,在依照排水沟的走向,而逐行划分出来的方格地面上,一一搭建起来,地面都会被用比较干的沙土垫高一层,方便排水和清理生活垃圾,然后铺上干草垫或是卷席子,再辅以铺盖,就是临时的起居之所。

每顶营帐间留有足够行兵和巡曳的通道和距离,一般以一矛之递为准。

按照五花四角分布的每二十顶营帐之间,还必须留有作为蓄水池和防火隔离,兼临时取水点的大型深坑和引水渠道。所有帐篷开口一致朝着所在方向的营门,如此才算扎营完成。

剩下的就是添置外围警戒和巡哨,在壕沟和胸墙上增置一些防御措施,在外围拓展的陷坑。伏弩、地刺之类的设置。

这时,城中的守军,才似乎反应过来,经过了某种哗然和争执之后,城门缓缓的洞开,大队打折颍州旗号的敌兵在,骑兵队的前导下大举掩杀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