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改变与日常(第2/2页)

这样下来,虽然还有残烬比较多,密闭圈受热老化快等缺陷,但是对于射击次数有限的原始版后装枪来说,却不算问题的问题了。

要知道因为材质和火药的限制,这个时代的火铳,还是必须做的比较厚重结实,才能给人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安全感,射速,前装意味这只有站立和半蹲队列,才能装填的限制,不得不靠队列宽度来加强火力数量和威力。

一只原始的后装枪,已经足以秒杀这个时代大多数火器了。

这样我距离梦想中排队枪毙的弹幕时代,有更进了一步。剩下唯一能限制我的则是枪管的加工和选材。

我现在需要不断的实验各种管径、厚度和长度,以找出一个重量。威力、精度和可靠性都比较折中的方案,然后作为批量化的标准。

起码我有多种精炼铁料的选择,南朝有所谓四大名铁,来自东海道的扶桑铁和琉球铁,来自西海道的南安铁和天竺铁,可以说各有优势。

“需要我做什么……”

谜样生物闻弦歌而知雅意的道。

“更大数量的铁料。”

我开门见山。

“因为手工加工的报废率还比较高……”

“还有来自倭国的硫磺……”

“同样需要借用宇文家的渠道去获得……”

“至于硝石,我会从天竺那里想办法的。”

随后,我有带她去见了躲在某处私家工坊里的沈岳,作为某种交接。

这位沈瘸子,很是吃了几天饱饭,洗刷干净身体,又剔掉了杂草一般的须发,穿上量身裁制的青绸布衫之后,佝偻的腰背也挺直了不少。

人模狗样的可以看到曾经为一代大匠的某些旧日风采,很难让人将他和之前那个蟑螂、沟鼠一般,披着麻袋片,在垃圾里翻捡的驼背瘸佬,联系在一起,只是他残废的手臂和眼睛,却是没法恢复回来。

所以他只能作为指导和监工,兼带调教一些细节,而无法身体力行大多数需要亲自动手的工作。

但是他还是画出了几种机械的结构图,呈现上来供我参考。作为一代大匠,最宝贵的无疑就是他头脑里的设计和经验了,我为此专门雇请了两个受过专门绘图训练的人,去协助他,将这么多年积累的想法和方案,慢慢梳理出来,变成一份份图纸和表格。

我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高端的大匠,我还需要的是一个比较容易推广和普及的工艺传承体系和门类。对于这一点,经历了太多事之后的他并没有任何意见。

我虽然有很多想法,也有一定业余爱好为基础的动手能力,但是毕竟距离专业领域,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在这个时代已经成熟的设计体系上,进行改良和修正,无疑是事半功倍最容易见效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