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腊八粥(第2/3页)

目送福管家的骡车消失,李满囤关上了大门。返屋后,李满囤方和王氏嘀咕:“你说,这谢家大爷好好的给我送腊八粥是啥意思?”

王氏连谢家大爷的面都没见过,如何能知道啥用意,便估摸着回道:“可能是谢你上次告诉他腌蛋的事吧!”

李满囤想着也是,也就罢了。

谢家的腊八粥自是非同凡响,里面仅干果就有红枣、桂元、核桃仁、瓜子仁、杏仁、花生仁、栗子、莲子八样。此外米也有大米、糯米、小米、高粱米、黑米、红米、薏米、菱角米八样,然后还有蚕豆、豌豆、芸豆、黄豆、红豆、黑豆、豇豆、绿豆八样豆子以及红枣认识的小麦仁、大麦仁、荞麦仁和其他不止她不认识,连她爹娘也不认识的各种麦仁。

看完谢家的腊八粥,红枣禁不住问道:“爹,谢家这许多豆子,城里都有种子卖吗?”

“若有,咱家倒是种点豌豆、红豆、黄豆家吃吧?”

这世的官府不搞菜篮子工程,连带的百姓餐桌的菜色有限。以致这世红枣还没吃过青豌豆、青黄豆和青蚕豆呢!

三样豆子中,豌豆、黄豆她家压根就不种,而蚕豆,分家前她家虽然有种,但却从不吃青豆。

所有的蚕豆都是要等长出黑线后才采摘晒干然后存起来留着过冬。

冬天菜园没菜。这时候把老蚕豆拿水泡开后剥皮,就是蚕豆瓣。蚕豆瓣可以熬豆瓣酱,也可以炖豆腐和煮白菜。

此外过年待亲戚哄孩子得有零嘴吧?把老蚕豆似花生瓜子一样炒了,吃起来嘎嘣嘎嘣的,正适合聊天磨牙。

故此,整个高庄村愣是没人吃青蚕豆。

今年红枣家发了财,故红枣方才肖想明春自己能吃上青豆。

李满囤想了想,不确定道:“城里种子店该是有的吧。”

“年后进城我去问问。”

往年家里除了耐冻的蚕豆不再长其他豆子的原因,主要是种豆得在小满,而这正是冬小麦抽穗的时节。此时他家的地都还长着麦子呢,又那有地来种豆?

但现今,李满囤的庄子空地多,有的是地方种豆,故他便也上了心。黄豆除了吃还能榨油,下剩的豆饼渣还可做牲口饲料。豌豆虽不能榨油,但也能似老蚕豆一样炒着做零嘴或者煮粥。

至于红枣所设想的吃青豆,李满囤则是想都没想。

李满囤的人生信条,概括起来就是“吃陈粮、烧陈草”,即家里库房里的粮食堆积成山,这秋收的新粮下来了,去岁的新粮也都存成了陈粮,而前岁的陈粮家里都还没有吃完;柴房里存满秋收的稻草,可以从前年冬天一直烧到今烧到今冬。

现李满囤足有几间屋的粮食,他咋能似青黄不接的人家一样盘想着吃青豆呢?这不成了老话里的“寅吃卯粮”了吗?

俗话说“过了腊月就是年”。腊八一过,李满囤便就决定杀年猪。他因王氏怀孕,不想家里动大阵仗,来人吵闹,故就让余庄头在庄子里杀了猪,然后把猪按部位给分好了,才拉到家里来。

猪头和猪下水,李满囤都没要––红枣不吃猪下水,也大不吃猪头肉。而这两样收拾起来麻烦,李满囤干脆就不要了。

因为不请杀猪饭,李满囤便就决定年礼里就多搁点肉。

依旧三个筐子,一个筐子里,搁一条冻羊腿、两条鱼、一坛子酒、一包白糖,然后又每个筐子里额外加了一条三斤左右的肉和一只鸭子。

三个筐子收拾好,李满囤又额外收拾了两个篮子,也各放进去一条肉和一只鸭子,准备带给李满仓和李满园两个兄弟。

推出手推车,李满囤把三个筐子和两个篮子放上去,最后又接过王氏递来的包着给他爹李高地的靴子和帽子的包袱,李满囤方出了门。

李春山、族长、李高地,李满囤把东西一家家送到。

李春山、族长两家,李满囤都是说明来意,放下东西就走––他车还在门外停着,不好多待。

到了他爹李高地家,李满囤则没了顾忌,他把车直接推进了大门,然后放提着竹筐、包裹和两个篮子进了堂屋。

李高地家常坐在卧房炕上抽旱烟。他隔窗听到儿子满囤进门的动静,方才进了堂屋靠近火盆坐下。

瞧到李满囤大包小包的进来,李高地不觉笑眯了眼睛:“满囤,咋这许多东西?”

李满囤:“爹,今儿我杀猪。”

“论理,我该请顿杀猪饭。”

“但今年,王家的有身子,没人忙饭。”

“我想着就一家送一条肉和一只鸭子做弥补。”

“爹,这两个篮子,给满仓、满园。”

“这个筐子上面的,是给您的。”

“筐子下面,是给您的年礼。”

“对了,”说着话,李满囤打开手里的包袱:“这些天,我常在外面跑。”

“瞧着这帽子和靴子不错,就给您也置了一份。”

“您试试!”

李高地原以为绵羊皮大氅已经是绝好的衣裳。他能得这么一件,就是死了也能闭眼。可待试穿过羊皮靴子后,李高地方知道原来绵羊皮还能做鞋子。绵羊皮做出来的鞋子,柔软温暖,触脚升温,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舒服。

头戴羊皮帽,身穿羊皮大氅,脚踩羊皮靴,李高地觉得自己一身暖和––全身好似沐浴在阳春三月日头里的暖和。

送好至亲的礼,李满囤又进城与他舅家和王氏娘家寄钱捎信。这一次,李满囤依旧请了东街的秀才写信––现他自家虽有笔墨,但李满囤自身因少时家穷,认字多用沙盘,以致拿毛笔写出来的字不大齐整。

信里李满囤除了问好,就提了王氏有孕的事。这样两家得了信,就会提早安排,以便明年秋天来喝满月酒。

寄好信和钱,李满囤方去东街买春联、香烛,然后又去酱菜店打酱油。结果刚进酱菜店,李满囤就看到酱菜堆里多了一坛腌鸭蛋,标价一个5文,竟有不少人在问价。

李满囤当即愣住。他心说这铺子难道也是谢家的本钱?

退出店铺,李满囤重新看了一眼店铺招牌,确是他家常打酱油的“张记酱麻油店”没错。

想不通这张记和谢家的关联,李满囤又进了铺子。

立在人后,李满囤听伙计和其他顾客说话。

伙计:“客官,您有所不知。”

“这生鸭蛋,现在就四文一个,还有价无市,买不到。”

“我们掌柜自府城得了方子后,也是千方百计才寻了200个蛋,做了这批黄金鸭蛋。”

“这200个蛋到店不过三天,就卖剩这十来个了。”

“下一批,还不知道啥时候呢?”

李满囤一听说这家掌柜收鸭蛋,便即招手叫个一个伙计,问道:“这位小哥,我请问一下,贵店现在收鸭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