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万类霜天竞自由:文化镜头剪辑(第4/6页)

在生物学界,1921年,东南大学、金陵大学、东吴大学先后设置了生物学系,从此开始集团培养中国自己的生物学人才。1922年,秉志和胡先骑创办了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1921年,中国第一个昆虫局——江苏昆虫局成立。以后浙、赣、湘等省也相继成立了昆虫局。1923年,中国第一部大学动物学教科书——《近世动物学》问世。中国的广阔地域和丰富资源为地质学、生物学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自然条件。

1921年,就读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的陈建功发表了《无穷乘积的若干定理》,苏步青评价它是“一篇具有重要意义的创造性著作。无论在时间上或在质量上,都标志着中国现代数学的兴起”。1922年,邱宗岳等人在南开大学筹建包括数、理、化、生物在内的理学院,从此,中国的近代物理学进入了“垦荒与播种时期”。1922年,中国最早的化学团体——中华化学工业会在北京成立。同年,上海的中外化学家建立了上海化学会。1924年,中华化学会成立。至此,中国的数理化研究全面进入正轨。其他自然科学门类也在大致同一时期全线铺开,中国可以说从20年代开始才真正进入了“科学”时代。这对1921年前后的文学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

1922年5月,胡适创办了《读书杂志》,1923年1月又创办了《国学季刊》,由此发起了一场“整理国故”运动,即从训沽、校勘、辨伪等方面去整理古籍。于是学术界疑古风气盛行,史学界发表了大量的古史辨伪的文章,后被顾颉刚汇编成《古史辨》。这场运动实际也是科学精神在学术领域的体现。胡适就认为他的那些考证都不过是“教人怎样思想”。新文学界以鲁迅为首,对整理国故运动进行了严厉的抨击和辛辣的讽剌。今日看来,这场运固然有其迂腐幼稚、自鸣得意的一面,但那种“疑古”精神实际上与“五四”时期的新文学精神是一致的,它具有颠覆传统经典思想体系的巨大效应,促进了人文学术研究的科学化。

1921年,全中国共有报刊550种,到1926年增加到628种。1923年,中国有了最早的广播电台。1924年,北洋政府颁布了《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允许民间出售和安装收音机。到1925年,外国在中国开办广播电台58座,其中美国18座,日本15座,英国15座。1926年,中国第一座官办广播电台在哈尔滨正式广播。随即,天津、北京、上海等地出现了许多官办、商办的广播电台。报刊和电台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载体,大众传媒的发达使得文学与民众的关系从本质上愈加密切。

1921年,北京协和医学馆改建完成后,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管理它的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每年都选派中国留学生赴美学习,回国后担任医学界要职。协和医院强调培养质量,树立模范样板,扩大了西医在中国的影响。如留美获哈佛大学医学博士的刘瑞恒回国后于1925年任协和医学校校长兼院长,1926年又任中华医学会会长,曾支持废止中医,遭到了中医界的反对。现代史上不少著名人物是在国外学医的,文学界著名者就有鲁迅、郭沫若两大巨头。曾任协和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主任的汤尔和(1878-1943),在1922年后曾担任过北洋政府的教育、内务和财政总长,他是中华民国医药学会创始人,对开创近代医学教育贡献不小。20年代中国医药卫生界组织了许多团体,创办了一些刊物,西医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在现代文学中也得到了一些反映和呼应,如鲁迅便是极力拥护西医、批判中医的。

总之,1921年前后的中国文化可以说是巨人初醒、百废乍兴。各个领域呈现出一片既旺盛又混乱,既自觉又幼稚,既有一定组织规模又缺乏实际组织功能的“乱世”局面。乱世是“中心”缺席的时代,文化上显示出令人向往的自由和巨大的创造潜力。但这自由和潜力是以乱世的民不聊生为代价的。就是在这“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的相对的“无政府”时期,中国现代文学迅速地安家立业,划土分疆,使自身的各个局部都初具规模,并为以后的进一步“组织化”列好了阵容。只是如何组织、谁来组织,此时尚未见分晓。欲知后事如何,请读百年文学史下一卷那离1921年并不十分旷远的新的一年。

年表(1921-1925)

1921年

1月4日文学研究会成立于北京中央公园。

1月全面革新后的《小说月报》第12卷第1号出版,发表王统照《沉思》、许地山《命鸟》、冰心《笑》、叶绍钧《恳亲会》等作品。

施济群主编《新声杂志》月刊创刊于上海。

2月25日上海《民铎》第2卷第5号发表郭沫若诗剧《女神之再生》。

3月19日鸳鸯蝴蝶派刊物《礼拜六》复刊,进入后100期时期。

3月民众戏剧社成立于上海。

4月20日北京《晨报》开始连载陈大悲《爱美的戏剧》。

4月21日成仿吾《一个流浪人的新年》脱稿。

4月《小说月报》第12卷第4号发表冰心小说《超人》,许地山小说《商人妇》。

上海《学艺》第2卷第10期发表郭沫若诗剧《湘景》。

张资平小说《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脱稿于日本。

5月7日《晨报副刊》发表鲁迅杂文《名字》。

5月《新青年》第9卷第1号发表鲁迅小说《故乡》。

上海民众戏剧社创办《戏剧》月刊。

赵眠云、郑逸梅创办《清闲月刊》于苏州。

6月8日《晨报》副刊发表周作人《美文》。

6月《新青年》第9卷第2号发表陈独秀杂文《下品的无政府党》、《青年底误会》《反抗舆论的勇气》。

《小说月报棟12卷第6号发表王统照小说。

《春雨之夜》、庐隐小说《一封信周瘦鹃、赵苕狂创办《游戏世界》月刊于上海。

7月23日中国共产党“一大”在上海召开。

7月创造社在日本成立。

8月1日《晶报》发表胡寄尘小说《一个被强盗捉去的新文化运动者底成绩》。

8月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郭沫若诗集《女神》。

《小说月报》第12卷第8号发表郎撖沈雁冰)《评四五六月的创作》。

《东方朔》月刊创刊。

9月周瘦鹃创办《半月》于上海。

10月7日郑伯奇小说《最初之课》脱稿于上海。

10月12日《晨报》第7版独立印行,定名为《晨报副刊》。

12月泰东图书局出版郁达夫小说集《沉沦》——新文学第一部小说集。

《戏剧》第1卷第6期发表汪仲贤独幕剧《好儿子》。

11月北京实验剧社成立。

法国作家安那托尔·法郎士(AnatoleFrance)获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