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天策上将(第3/6页)

这是他实现野心的重要一步,他的野心让他必须有谋士,越多越好。

李渊准奏的时候,不知道李世民给他灌了什么迷魂汤,要不就是天下统一让他兴奋到发了昏,没有犹豫就答应了,连习惯性地征询裴寂意见都忘了。若征询了裴寂意见,想必李渊未必会那么痛快地答应。

因为天策府学士的设立,让李渊再也无法实施他的平衡术了。

天策府获准设立天策府学士,这,再次在长安引起轰动。士大夫们趋之若鹜,以被天策府选中而自豪,甚至还有人称之为“登瀛洲”。那么,那些登上了“瀛洲”的人又都有谁呢?

他们是:杜如晦,府属大行台司勋郎中;房玄龄,记室、考功郎中;于志宁,从事郎中;苏世长,军咨祭酒;薛收,记室;褚亮、姚思廉,文学;陆德明、孔颖达,太学博士;李玄道,主簿;李守素,天策仓曹;虞世南,记室参军;蔡允恭、颜相时,参军事;许敬宗、薛元敬,著作佐郎、摄天策记室;盖文达,太学助教;苏勖,军咨典。

这些人也就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天策府十八学士。

这些经过李世民精挑细选的精英,被李世民分为两班,隔日来弘义宫的仁文厅谈古论今,畅谈世事。对于谈论什么话题,李世民向来都不限制,随他们聊,他珍馐美味地供着。

这种氛围,是李世民想要的。每有空闲,他就会来到仁文厅,和学士们一起聊,每每聊到高兴处便不分昼夜。

他要在他们天南地北地聊天中,汲取他想要的东西。

这日,李世民与众学士又是一番畅谈,随后邀请大家去殿后的花园散步。一行人来到花园,那时,百花盛开,红的、黄的、绿的、粉的,煞是好看。百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花香四溢,令人陶醉。

众学士有仰头看蓝天白云的,也有低头看池中闲游的金鱼的,更有摇头晃脑,轻声吟诗的……

“此等仙景,若能长久保留就好了!”李世民突发感叹道。

众人附和,有感慨,也有遗憾。再美的景,都将是过往。

突然,房玄龄说:“其实若想将此等美景永远留下,倒也不难!”

“哦?何人有这种本事啊?”李世民开玩笑道,“莫非乔松兄能让天上的神仙下凡?”

众人一阵大笑。

房玄龄等大家笑完了,这才又说:“大王可否知道一个叫阎立本的?”

“阎立本?”李世民皱着眉头想了想说,“是不是那个画画的?画什么像什么的画师?”

“正是!”房玄龄说。

众人这才明白房玄龄的意思,也都争相说起此人来。此人虽非仙人,却有着仙人的能力,能将美景留下。

这些文人学士,没有不知道阎立本的。阎立本的画能以假充真,所画植物不仅逼真,且带有香气;所画动物、人物,无不活灵活现。

阎立本在隋朝时就以丹青闻名全国,很多官家富人都曾请他为自己及家人画像。阎立本整天忙得不亦乐乎。李渊称帝后,朝廷里的衮冕大裘、腰舆伞扇,都是经过他描画后,再找绣娘绣上去的。

“如果这位画师能将这里的美景画下,大王也就能想什么时候看就能什么时候看了。”房玄龄又说。

“好主意啊!”李世民点头道。此时的他,想到的并不仅仅只是让阎立本画下这里的美景。他看着身旁的学士们,突然又说,“我要让他为你们画像!”

“什么?为我们画像?”众学士惊讶万分。

“是呀,我要让他为你们每个人都画一幅肖像,美景留下来不算什么,你们的画像留下来才有意义。”李世民说,“天策府十八学士,怎么能不传世呢?”

众学士既激动又兴奋,全都跪下来道谢。聪明如李世民,既知如何捕获猛将的心,也知如何捕获学士的心。对众学士来说,还有什么比留传后世更让他们看中的?

几天后,李世民便令人请来了阎立本,在天策府正殿的花园,阎立本为每位学士画了一幅肖像。半个多月后,十八学士的画像全都画出来了,个个生动万分,犹如真人立于画中。

“如此逼真的画像,不题几个字有点可惜!”有人说。

这又提醒了众学士,他们当即推举文才最为出众的褚亮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在十八学士的画像上,各写了十六字的赞语。

房玄龄:才兼藻翰思入机神当官励节奉上忘身。

杜如晦:建平文雅休有烈光怀忠履义身立名扬。

虞世南:德行淳备文为辞宗夙夜尽心志在忠益。

……

最后,众学士又推举书法最好的虞世南将每个人的赞语题在了每个人的画像下。于是,历史上有名的《十八学士写真图》便诞生了。

(4)

《十八学士写真图》让朝廷百官羡慕不已,都遗憾自己没能成为十八学士中的一员。相比天策府的热火朝天,冷冷清清的太子宫让李建成很不舒服,很想发火,但又不知道冲谁发。

李世民可不管这些,依然让他的天策府成为众人羡慕的地方。这天,房玄龄在李世民面前好几次都欲言又止,李世民问他有什么事,房玄龄说有件事不知道该不该说。

“乔松兄,在我面前还有什么不该说的?说吧!”李世民说。

“大王可否知道杜淹?”房玄龄问。

“杜淹?”李世民想了想,面露厌恶之色,“不就是对侄子很无情的那个人吗?提他干什么?”

李世民确实很讨厌杜淹。此人曾是王世充的吏部员外郎,也是杜如晦的叔父。不过,杜如晦对这个叔父曾恨之入骨。

杜如晦的父亲去世的早,家里的当权者自然成了杜淹。为了独霸杜家家产,杜淹不仅害死了杜如晦的哥哥,还将杜如晦的弟弟杜楚客赶出家门,差点饿死。

唐军拿下洛阳后,杜淹和单雄信一样,刚开始也被列在了被斩杀名单。不料杜楚客知道后却求哥哥杜如晦,让他求秦王放过叔父杜淹。杜如晦当时无论如何都无法理解弟弟的举动,一个害死哥哥,又差点害死自己的人,怎么还会为他求情?

杜如晦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弟弟,还说杜淹当初那么绝情,连自己的亲侄子都要害,这样的人没有良心可言,是狼子野心,不可留。何况杀不杀杜淹,并不是他能决定的,是秦王想要他的命。

“哥哥,当初他那么做是无情,可毕竟我们都是杜家人,大哥是被他死了,可人死不能复生。如果当初他害死了我们的哥哥,我们此时又要杀了他,那岂不是叔侄间要一辈子都自相残杀吗?他不仁,我们不能无义呀!如果一直这么冤冤相报,何时才是头?”杜楚客一边说一边抽泣,不停向杜如晦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