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68(第2/2页)

赵言还有空心想,若是自己在臭号,说不定心态也炸了。

臭号旁边的味道不好闻,赵言抓紧离开,回去洗了个手和脸,待用完早饭,院试第一场便开始了。

第一场为经义,第一题便是难题,其中内容是‘水、火、金、木、土,谷惟修。’

赵言下笔前也是顿了一下,他脑中大概有个记忆,这题出自《尚书·大禹谟》,原句是‘水能灌溉,火能烹饪,金能断割,木能兴作,土能生殖,谷能养育’。六养合称为六府,乃是天地万物成长养育之源。

而有个前提便是‘德惟善政,政在养民’,讲述圣人之德体现在处理好政务。

他在素纸上写下几点,首先便是‘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待答题思路一打开,灵感源源不断,直至最后一字写完,他检查了一番,才继续往下写。

赵言算是心态还比较稳的那个,并没有说遇到大篇幅便紧张。

第二题便简单些了,难度跳度这么大,赵言十分怀疑出题人的用意。

一场考试,他感觉自个在过障碍赛,一下路途平坦,一下陷阱连连不断,累得够呛的,一日下来,他精疲力尽。

待晚间吃饱后,他躺下很快就睡着了。

第二日考诗赋和策问,同样是费脑细胞的一考。

试赋题,李君秋月思人,要求以‘望、观、瞻、瞩,’为韵,字数不限,但须写上八段。

这题要想要得高分,难度很大,既要写出思人,又要写出李君当夜孤自饮酒、月夜登高的场景以及心情。

而考官只想告诉你:题目该框住的规矩已经框好了,随意你发挥,至于如何给分,那是他说了算。

至于策论题,考的是今年荆州大涝之事。

他身边的大部分考生都是着重课本,远离时事的人,用俗话便是死读书的,赵言猜这一题便折下不少人。他倒是不担心瀚哥儿和师兄他们,他提前与他们温习过时事题。

荆州大涝,实则是季节性的灾害问题,每年一涝,这里可以着重防洪水,即预防措施做好,而重点又在于排洪泻洪,其余季节则可以引水灌溉……

大体思路有了,赵言才开始下笔。

三日时间一晃而过,小厮每日都过来等人,眼睛瞪得混圆,实则是害怕哪个少爷中途熬不住被提前抬出来,他们好帮忙抬回去。

赵言这回总觉得还成,身体素质是已经锻炼上来了,因而脚下走得平稳,方走到门口,他便闻见了一股强烈的刺激性臭味。

他当下咽住口鼻,一道灼灼的目光看过来,他一转头,那躺在床板上跟僵尸似的、铁青着脸的可不就是那日的白衣公,他当下也觉得他有些惨,虽然同情,掩鼻子还是要掩的。

赵言让了个位置,让白衣公子的小厮将他抬走,待人被小厮扛远了,他脑中还能想起那人‘死不瞑目’的神情。

他提前与瀚哥儿约定好在客栈相聚,这会来接他的还是钱福,赵言先回了客栈,进屋后洗漱一番,又吃饱喝足了,爬上床睡上一觉。

第二日一早,几人相约坐了一会,谈论的便是那道时事题。

方仲礼拍他肩膀,感叹,“石头,谢谢”

赵言放下茶杯,笑,“不用谢,”

听他这么一说,方仲礼几人更是佩服他了。而那道时事题,若十分是满分,他们至少能拿到六七分。这样的题型也就他们的石头能猜到。

古人一向更喜欢奇数数字,三、五、七、九,因为奇数为阳,讲究定数天时,因而院试榜单是在五日或七日后发布,而最终是五或是七由当地学政所决定的。

既然还有五到七日的时间,赵言准备先回去,多浪费一些银钱他便多心疼一会儿。

其余四人都以赵言为首,早早回去等成绩,到时候官府自会通知他们。

意见一致,他们准备明日下午再收拾行李回去,而今日则先在客栈休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