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英雄的诞生(第5/11页)

仗之所以没打好,主要还是炮兵的掩护作用没有体现出来。

第二天早上四点钟,滨本亲自赶到前线。

正好这时候,铁桥已能部分使用,马匹可以拉着炮过江了。

滨本大为兴奋,命令联队副参谋长田畑新一率队过江。

这里的白天太短了,要珍惜光阴啊,田畑君。

炮要过江,人要过江,再加上其他武器辎重,连铁桥一时都不够用,只好另外在江面上搭设了两座浮桥。

就这样还是不行,滨本索性把橡皮舟都翻出来,以缓解拥挤不堪的“交通状况”。

先前是一个大队,现在是一个联队。人数多了,火力强了,攻势自然也比前一日更猛,守军压力陡然增加,伤亡不小。

形势间不容发,大兴站处于极度危险之中。

马占山决定亲临大兴前沿就近指挥。

一般而言,三军统帅不宜离前线指挥部过近。原因是三军安危,系于一人。如果这第一人报销了,全军极可能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状态。

但这只是说的一般情况。在某些生死攸关的时刻,统帅到第一线,不仅可以通过对战场形势的直接观察,作出相对最准确的判断,还能起到振奋军心士气的作用。

为了这个决定,马占山差点就殉国了。

不是在打得昏天黑地的前沿战场,而是在前往大兴的路上。

日机发现了马占山所乘坐的吉普车,意识到车上坐着的可能是中国军队的高级指挥官,立即进行超低空袭击。

马占山座驾后跟着一辆卡车,车上有一个机枪组,由于他们组成了低空火力网,才使敌机不敢过于嚣张。

那年头,给首长开车并不仅仅是有面子的事,还可能是一份风险高到要死人的特殊行当。相应的,司机也得具有十分高超的驾驶技能才能胜任。

马占山的司机就是这类驾驶达人,那是换挡都不用踩离合器的。在机枪组的掩护下,他冒着飞机的枪林弹雨冲了过去。

饶是如此,仍然吓人一跳。

到了大兴后一检查,吉普车被打了整整二十九个弹孔,机枪组也伤亡甚大,死伤了好几个人。

马占山到前线观察形势后,决定放弃一线阵地,退后八百米,转入二线阵地扼守。

敌势正盛,不宜与之过分相抗,且让他一招再作计较。

能够“击退”守军,令滨本大为得意。只要我真正使上力,用上炮,谁能挡得住?

在马占山放弃一线阵地后,连工事都不用筑了,直接用现成的就行。现在得抓紧构筑新的炮兵阵地,然后再把前面的打法如法炮制一番,拿下大兴易如反掌。

离大兴只有二百米了,要不是为了顾及伤亡,我跨一脚就能到。

滨本没有想到,这“白捡”的八百米其实是一个口袋,一个马占山要放长线钓大鱼的口袋。

在退至二线阵地后,马占山一直在观察对手。

两军胶着交锋,或许还很难看出虚实,现在滨本急着把部队往守军放弃的一线阵地里带,一动一静之间,就看得清清楚楚了。

在马占山的眼里,自以为得计的滨本其实败局已定,因为后者的战线拉得过长。

 

日军向大兴阵地发动进攻

 

这有什么弊端呢,就像面团,堆一块儿的时候怎么揉都还在一起,等到变成长长一条,随便选哪一处,轻轻一掐就能掐断。

十八里的长度,足以把一个联队拉成一根油条。

此等战机,非天赐乎。

在江桥,马占山总共集结了五个步兵团。可是正如高明的棋手往往都必须留有后招,优秀的军事指挥官也得知道如何调配手上的兵力。

马占山没有把所有部队都放到一线,在大兴前沿他仅仅部署了一个卫队团,就是为了示敌以弱。

在卫队团后面,他储备了足够多的预备队,随时可以用于实施自己的战术目的。

滨本以为他人多势众,但当马占山把二线阵地的部队增加到两个团之后,兵力优势立刻不见了。

再用炮。马占山也把自家一直舍不得用的炮兵搬了出来,东北军的装备并不亚于关东军,野炮、山炮、迫击炮一起上,双方炮口对炮口,还就不信轰不过你。

有人有炮,二线阵地又相当坚固,日军攻得十分艰难,几乎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不小的伤亡代价。

担任前线指挥的田畑急得疯劲大发作,身为联队副参谋长,竟然亲自绑上炸药,指挥敢死队不要命地往守军阵地上撞。

当然,不到万不得已,他自己是不会真的第一个上前“玉碎”的。

这是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不是在伊拉克阿富汗街头,因此这些浑身绑着炸药包的肉弹往往被守军提前击中,提前报销。

其实日本人主要看重的也就是这种肉弹精神,至于效果如何,则另当别论,以至于发展到后来,便有了那个拿脑袋撞石头的神风突击队。

日本人有肉弹,中国人有血肉。

阵地刚刚被打开一条缝,马上就有人舍生忘死地上前填补,又重新把缺口缝合上了。

不过滨本相信,始终相信,只要他再往前挤上一挤,就能踏进大兴。

才二百米距离嘛,半里路都不到,有什么困难的。

困难大了,因为天色已经黑下来,马占山要发作了。

滨本刚用完他的敢死队,马占山的敢死队就上来了。他们从工事后面一跃而出,转而向日军冲了过去。

短兵相接,二杆子们赶快亮绝活。那就是拼刺刀。

拼刺刀,俗称肉搏,通常属于战斗中最刺激的一幕。建议有心脏病、高血压病史者免看。

其实,要放在冷兵器时代,这类枪刺刀砍的,还都算是小儿科。只是到了近现代,喜欢并热衷于此道的不多了。

日本军人是个例外。他们平时接受的教育,就是精神万能,有进无退。

拼刺刀这种让人心惊肉跳的玩意儿,显然很符合这种胃口和虚荣心。

连日本的三八大盖,也是专门为此量身打造的。枪身和枪刺加一块儿特别长,拼刺时很能占点便宜。

可他们这回算是撞到枪口上了。对方比他们想象得还要火暴:你不是要玩儿刺刀吗,老子奉陪。

失地之辱,守土之责,早就让这些东北军人憋屈得不行,个个眼睛仿佛都要喷出火来。

勇士们挺起刺刀,呐喊厮杀。

管你是什么宝贝货色,脑袋一样会掉,身子也照样可以扎得通透。

自称不怕死的遇到真正不要命的了。

风向突变,马占山一个反攻把滨本打得连连后退。

马大帅的饺子

 

岂止是“退”,接下来还要“断”。

在双方步炮互搏的同时,借助夜色掩护,萨力布团从两侧悄悄迂回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