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蒙古之魔(第4/4页)

此次分别之后,他们将没有再次相见的机会。这些男童和女童将成为蒙古人的奴隶,被剥夺一切自由。

撕心裂肺的痛苦中,亲人分别。朝着北方沙漠行进的蒙古军中,这些孩子哭泣不止。当前来相送的宣宗及孩子们的父母淡出视野之后,成吉思汗突然下令停止前进。

“将这些孩子全部杀掉。”

博尔术非常吃惊,问道:“为什么要杀掉无辜的孩子?”

“这些孩子长大之后会向蒙古复仇。”成吉思汗答道。

“那么只要将男孩杀掉就好,没有必要把女孩也杀掉。”

“这些女孩亲眼看到我们把男孩杀掉,心中必然会埋下怨恨的种子。她们以后所生的小孩,必然会成为内部的敌人。”

“既然您早已决定要杀掉他们,为什么还要带走他们?”博尔术继续追问。

“这些男孩都是金国的才俊,长大之后会成为金国的官员,必然会对我蒙古横刀相向。要是这些孩子已经长大,说不定就饶他们一命。但是,他们还是没有长大的孩子,将来如何难以预测。我便是最好的例子。要是我小时候便被杀,金人也不会有今天的烦恼。你不要认为这些家伙只是天真无邪的孩子,他们是日后向我蒙古复仇的祸种。要将这些祸种斩杀于萌芽之中。”

听了这些话,博尔术无言以对。

博尔术发现成吉思汗已经变了。他已经从一个部落的首领变成了全蒙古的可汗,因此必须舍弃所有的温情,以保护整个蒙古的安全为最高使命。

札木合曾经因为活煮了叛逃到成吉思汗阵营的七十个人而失去人心。

当时,成吉思汗的宽容和札木合的残虐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因此所有的部众都信赖成吉思汗,并将自己的未来托付与他。而现在的成吉思汗,已经完全没有了这样的宽容之心,在本民族的统一战争中表现出宽容的成吉思汗,在与异民族的战争中却表现得异常冷酷无情。

博尔术注意到,成吉思汗的冷酷来源于为大英雄者铁一般的意志。

当年,成吉思汗一家被泰亦赤兀人遗弃在草原上的时候,他为了一家人的团结,果断地杀掉同父异母的弟弟别克帖儿,现在,他又果断地下令杀掉这一千个孩子。这两件事在本质上其实是一样的。

博尔术看到了成吉思汗要保卫全蒙古的坚强意志。

一千个孩子当场被杀掉。成吉思汗母亲的几个养子——曲出、阔阔出、失吉忽秃忽和博尔忽原本都是在敌军阵营里捡回来的孩子,但是现在,这样的例外行不通了。

身处遥远的沙澳南端的宣宗和孩子们的亲人,都没有听到孩子被杀时凄厉的呼唤。

一千个孩子的尸骨,横躺在沙漠中。

全军将士看到无辜的孩子被杀,顿时肃然。每一个士兵都从这件事中看到了成吉思汗不可动摇的意志。

不管是对于成吉思汗,还是对于其他蒙古人,金国都是杀害了他们父祖的不共戴天的仇敌。

“我们的部众,即便磨破了指头,失去了手指,也要为我报仇。否则我将永远无法瞑目。”二代可汗俺巴孩汗临死前的遗言,不时在每一个蒙古人耳边回响。成吉思汗想通过这件事,告诉连战连胜的蒙古军,不可因为骄傲而忘记了曾经的屈辱。

成吉思汗在此之后,变成了蒙古之魔。

这个魔在杀掉别克帖儿的时候便已存在,只是在这个时候才这么露骨地表现出来。

这一千名孩童成了成吉思汗祭奠长生天的牺牲品。如果他战败,那么这一千名金国孩童的命运便是明天的蒙古孩童的命运。

这些牺牲,是献给长生天的,是为了保证苍狼的子孙不会遭遇这样的命运。成吉思汗暗自发誓,决不能让这种悲剧在蒙古人身上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