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5章 既得陇复望蜀(第2/2页)

外城也是作坊安置区,许多作坊都集中到外城里来。

“大王,早上好。”

一名侍女笑着走进来,一边向李超打招呼,一面把早餐和报纸放下。

琉求如今有水陆驿站,港口里有专门的驿船往来两岸,传递消息。中原几份重要的报纸,基本上琉求晚一天就能看到了。

比如时报,他的报社设在汉京,但在扬州、杭州、广州、太原、长安、洛阳等地都有分社,时报拥有大批的记者和编辑,负责内容和组稿。最终由总社决定版面内容后,把小样再通过鸽站传递到各个分社,各个分社都有印刷坊,然后同时印刷,报纸出来后,迅速向周边运送出去。

依托着驿站系统,层层下发,保证哪怕是比较偏远的地方,也能在三天内送达。

琉求虽在海外,但快艇运送报纸过来,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

一边吃着海鲜粥,一边翻看着报纸。

侍女则帮李超整理床单被子。

“大王一会要去听传经讲课吗?”年轻的侍女问,她也是一个移民的女儿,才十四岁。因为认识一些字,又曾经在一个官员家做过侍女,因此被推荐过来服侍李超。

李超对她挺满意的,很懂事勤快的一个姑娘,整天带着笑容,如同一只欢快的百灵鸟。

“当然要去的,你等下跟我一起去吧。小五,你喜欢去听课吗?”

“喜欢啊。”小五笑着说道。

李超在琉求推行小学教育的同时,也推动成人扫盲。

除此外,他还要求每个星期的周末,由老师们向附近居民讲解儒家的经典,主要就是宣扬仁义礼智善这些类容,有时也会讲解大唐的律法等。

如今流行七曜历,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日,日曜日就是一周之开始,是星期日。

一般也把日曜日称为周日,月曜日称为周一。

每个日曜日的上午,各所学校趁周末之机,安排老师给居民们讲课,其实是李超从后世十字教的礼拜中拿来的经验。

每周把居民们聚起来讲讲儒家经典,说说大唐律法,扬善抑恶,李超觉得这是有些必要的。这能增强移民地移民的凝聚力,向心力。

而这其实只是李超一个庞大计划中的一环而已,也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