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章 纷至沓来(第2/3页)

来人正是蜀王的心腹谋士阴明雨,听到我调侃之后苦笑道,“让杨大人你见笑了!在下为了不惹人瞩目,将形容稍稍改变了一些,倒怨不得大人认不出来。”

我心知阴明雨不可能无缘无故地深夜造访,便将他请入了内室之中说话。

亲手给他斟了一碗茶水,抬手示意他先用了,然后才问道,“阴先生深夜造访,不知有何见教?兄弟自当洗耳恭听——”

“杨大人真是太客气了——”阴明雨连称不敢,“上次的事情,尚未当面致谢,小弟今日前来,正是受蜀王殿下所托,表达一点儿谢意的。”说罢从怀中递给一叠厚厚的礼单来。

我接过礼单来略略地扫了一遍,不由得为之动容。

不说别的,光是白银就是整整的十万两,其他古玩玉器珍宝也是价值不菲,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蜀王突然在深夜派心腹送来这么重的礼物,怕是不好收的。

捏着这份儿礼单,我的心中反复思量,最后将礼单收了起来。

阴明雨见我将礼单收下,脸色顿时见喜,心知今夜的任务算是完成了一半儿。

“蜀王殿下真是太客气了——”我斟酌着说道,“看来蜀地确实是个好地方,物富民丰,沃野千里,当初汉高祖不就是从巴蜀发迹,最终夺了西楚霸王的大好江山?想一想古人先贤所为,果真是令人神往啊!”

“蜀王殿下又何尝不是胸怀大志的人物?”阴明雨对我的反应非常赞赏。

我既然已经接受了蜀王的馈赠,又扯出了汉高祖从蜀地发迹的事情,自然是言而有物,阴明雨知道跟聪明人说话不需要多费劲儿,只要点到即可,于是便说道,“皇上召见,杨大人少不得要多待些日子的,只是近来京师的天气阴晴不定,希我兄未雨绸缪多做准备,以免耽误了自己的事情,若是有需要蜀王殿下相助的,尽管开口便是!即便蜀王殿下不在,在下也可以代为斡旋一二!”

“蜀王殿下和兄台的好意,下官心领了,请我兄代为转告蜀王殿下,杨某人一直感怀当日在扬州受到的盛情款待,他日蜀王殿下有暇,组织个围猎什么的,下官必定欣然应招!”我也没有多讲什么,只是隐晦地表示了自己的倾向。

阴明雨对我的态度非常满意,又谈了些事情后便告辞道,“大将军鞍马劳顿,便早些歇息吧,在下还得赶回府中,处理些琐碎事情,就不叨扰了!”

“既然如此,下官也就不留先生了!改日定当在家中宴请先生,方才能够一表心意!”我也没有挽留。

阴明雨才走了没有多久,又有人上门了。

本来依着我的意思,已经折腾了一整天,是想闭门谢客的,可惜访客来头太大,只得又迎了出去。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太宗皇帝身边的近卫将军金吾卫统领李云聪。

看到此人出现,我立刻知道是躲不掉了,于是跟着他出了门,上了一辆全封闭的马车,一路向大内行去。

“太宗皇帝深夜召我入宫,究竟是为了什么事情呢?”我坐在马车之中,心中有些忐忑。

马车顺着青石街道直接入了宫,并未像我所想的会在宫门外停下,然后步行入内,这使我感觉到似乎太宗皇帝并不希望有人知道我深夜应诏入宫的事情。

不消多时,就见到了坐在书房内的太宗皇帝。

“微臣叩见吾皇,万岁万万岁——”我行礼之时,陪同前来的李云聪已经悄悄地退了出去,并且将大门给轻轻地带上。

“起来吧——”太宗皇帝摆了摆手。

我抬起头来看了看,发觉太宗皇帝比起上次觐见的时候,又苍老了不少,黑发当中又多了几绺雪色,面容也有一些憔悴的样子,看样子他最近劳心费力的很哪。

太宗皇帝将书案前面的几份儿奏章归拢了一下,然后问道,“晚上的时候,老大和老三的人上你家去了?”

我一声苦笑,心说原本也没有想到会不被发觉,于是非常老实地回答道,“是。”

“都干什么去了?”太宗皇帝对我老实的态度比较满意,继续问道。

“坐而论道——”我说了一句,便见太宗皇帝将眉头皱了起来,急忙接着说道,“自然是不可能的!也就是交流一些感情而已,送点儿土特产什么的。”

“就这么简单?”太宗皇帝不信地追问道。

“礼单都在这里了——”我老实地从袖子里面将礼单掏了出来,送到了书案上。

太宗皇帝将礼单拿在手上,看了看后有些动容地说道,“唔,看来老大在蜀地混得不错,出手很大方哦!不知道老三许了你家什么好处?”

我心说还没有把那些银票拿给你看呢,脸上却不露声色地,“陛下,韩王府长史过府的意思,是想要同微臣的八妹增加些交流,不过以臣下的愚见,这事情怕是有些不妥。”

太宗皇帝将眉头一挑道,“有何不妥呢?难道朕的太子还配不上你家妹妹?”

“微臣惶恐——”我口称惶恐,却没有丝毫的惧怕之色,“韩王文采风流人物俊朗,自然是女儿家的不二选择,若是能与皇家结亲,哪个臣下不是喜出望外?只是微臣的八妹向来骄纵惯了,不喜文事,专好武功!性子极为刁专,微臣正打算送她去西北磨练两年,好杀一杀她身上的野性,若是此时结亲的话,怕是于韩王殿下不利,望陛下明察。”

太宗皇帝听了之后,沉思了半晌后才说道,“这个事情暂且不提,朕倒是有句话想要问你,希望你老老实实地回答!”

“微臣一向是老实人。”我立刻保证道,同时也知道皇帝肯定是要做某个决定的,否则不会这么急就将我连夜召来问话。

太宗皇帝踌躇了很久后才问道,“你说,老大和老三,哪个性情更像朕?”

若是能够的话,我真想立刻狂吐鲜血数斗,太宗皇帝怎么会问我这个敏感话题?与其说他是在问我哪个儿子更像他,还不如说是在犹豫应该把皇位交给哪个儿子!皇家的事情,是我们这些做外臣的能够参和的么?你这不是要坑我啊!

我立刻想起了历朝历代因为卷入帝位之争而惨死街头的名人们,心知虽然自己不愿意,却已经被太宗皇帝给硬扯进来了。

迟疑了一阵子后,我有些不确定地说道,“陛下,微臣久在边关,很少有机会回到京师,与两位殿下并不是很熟悉,如果贸然答话,恐怕有失公允,请陛下圣裁!”

太宗皇帝心里面却像是另有想法,“朕只是问你,印象当中,那个更像朕一些!”

我只得硬着头皮回答道,“蜀王殿下性格坚毅,单看在蜀地防御大理得心应手,就知道是难得的政务好手!韩王殿下身居京师,总摄开封府,威严日盛,也是天生的治国天才!若要说与陛下最相像么,可能还是韩王殿下儒雅一些。这只是微臣的浅见,作不得数,还请皇帝陛下自行定夺!而且京师中的重臣甚多,又熟知两位殿下的事情,陛下还是问问他们比较妥当一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