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贱内所著(第2/3页)

“哪里——”我非常诚恳地走上前去,握住吕蒙正的手说道,“吕相是我朝中股肱大臣,大宋础石,深受皇帝陛下信赖重用,如今我大宋谁人不知道?此番吕相亲自莅临西北巡检,乃是代天巡狩,有如陛下亲临,杨某怎么敢跟大人执同阶之礼?”

一听我提到这个话题,吕蒙正的脸色有些不自然,虽说他依然是在相位上,却已经不是宰相,事实上这次皇帝派他外出公干,实际上就是要任用李昉为相的,为了不落他的面子,才有这次的西北之行。

我看出了吕蒙正的不爽,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吩咐道,“来人,且取来本官的袍子,先替吕大人换上。”当下不由分说,直接将吕蒙正的衣服给剥了下来,将我的一套备用官服给披了上去。

大宋的官服就是非常简单地以颜色区分,花样儿上差别基本上没有,况且我与吕蒙正又是同阶,官服是可以通用的。

吕蒙正虽然想要反对,无奈我的手下动作非常麻利,换上之后,他也觉得比原来的衣服光鲜了不少,于是也就没有说什么不痛快的话,脸上也有了几分笑容。

我的手下属官们有样儿学样儿,立刻争相给吕蒙正的随员们换上了新衣服,众人立刻由素不相识变成了同袍之谊了,气氛顿时好了许多,开始有说有笑起来。

便是我也没有想到换了件儿衣服竟然会使原本僵硬的场面变得如此和谐,心中很是为老天爷说了几句好话,若不是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怕还没有这样的结果呢!

一行人的车马开始返城,一路上都是青青的庄稼,看起来倒也显得赏心悦目,吕蒙正担负着督察屯田的大任,因此看得非常用心,不时地向旁边的随员询问一两句,然后就不再言语,快到了城门口的时候,吕蒙正吩咐落轿,然后走了下来。

我平时只喜欢骑马,并不习惯乘轿子,此时坐在轿子上正昏昏欲睡,听得吕蒙正命人落轿,顿时清醒了过来,连忙走了下来,看他有什么话要说。

城门处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都是行走在西北各地的客商与进出城门的居民,也有一些小摊小贩在附近吆喝着做小买卖,几处柳树茂盛,足以乘凉,飞鸟偶尔略作停留,却也是一副美丽的风景画卷。

吕蒙正在一处书摊上停留了下来,驻足观看。

只见那书摊并不大,地方不过方圆两丈许,扯了一张芦席铺在地面上,上面摆着经史子集和一些逸闻散事的小品,还有一些个人诗词集注,零零种种的有百十种书。

信手拿起一本儿《论语心得》来,翻了两页,吕蒙正的心里面有些惊异,倒并不是说这书能够发人深省或者是惊世骇俗,而是因为里面的说法通俗极了,虽然里面颇有一些对原著的曲解和误导,甚至有一些有意识的篡改,但是吕蒙正不得不承认,如果这书的作者与自己在一起讲学,自己的学生肯定是不如对方多的,因为读了几页下来,这书给自己的印象就是两个字——媚俗。

“此书是何人所著?为何本官在京师也没有见过呢?”吕蒙正捏着那书,有些惊讶地问道,要说写这书的人没有认真研读过《论语》也是不可能的,可为什么书中的言论却与原著的思想相去甚远?

售书之人自然不知道,他只知道将书籍摆在这里出售而已,至于上面写的是什么,或者作者是谁,跟他有什么关系呢?

“这是贱内所作,入不得方家法眼。”我在旁边嘿嘿一笑道。

当时将这书盗了来,却没有考虑到在作者上署名是谁,于是就将小老婆的名字署了上去,省得以后有什么版权问题。

“哦——”吕蒙正点了点头,心道原来是女子所著,有些疏漏偏激的地方也就在所难免了,于是又拣出一本书来,却是《庄子心得》,看封皮似乎与方才那本如出一辙,心下不禁咯噔了一下,翻了两页,果然也是将好好的一部《南华经》给颠来倒去,于是忍不住问道,“这本书又是何人所著?”

“也是贱内所著。”我依旧陪着笑脸回答道。

吕蒙正摇了摇头,也不好说什么,又在其中翻腾了一阵子后,终于发现了一本儿《六郎品三国》来,却是以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为蓝本儿,间或掺杂了一些民间的传说话本儿来写成的。吕蒙正翻了两页,却发现里面的语言比较俏皮,观点也有些古怪,不由得又问道,“莫非这本儿也是尊夫人所著?”

“不是。”我老实回答道。

吕蒙正松了一口气,心道你老婆总算没有把圣人的典籍给糟蹋完。

“那本儿是下官闲来无事时写的。”接下来我的一句话立刻把吕蒙正的心情给打落低谷。

良久之后,吕蒙正才憋出一句话来,“杨大人,你还是多用些心思在西北的军政大事上为好!皇帝将这方圆数千里的地方交给你来节制,可不是让你来著书立说的,你身负重责,远非我们这些闲散的京官所能比拟,那个什么品三国之类的东西,还是留给别人去写吧!”

我立刻就虚心地接受了吕蒙正的建议,信誓旦旦地保证以后再也不写这些东西了。

又翻了两本后,吕蒙正的兴趣缺缺,经史子集之类的东西,原先是他所渴求的,可是后来他入直中枢以后,见的多了,也就不以为奇了,反倒是我盗来的一些诗词很能吸引住他的眼球儿,在书摊儿上看了几首后,觉得很是不错,便径直向我讨要一套完整的诗集。

“下官的诗集正在付梓之中,等到大人回京师之前,一定奉上。”我回答道。

我吩咐随从将吕蒙正翻过的几本儿书统统买下来,打包之后送到了他在城中下榻的馆驿,自己则继续陪着他入了城,一路缓缓行来。

经过多半年的休养生息,绥德城不复再是当日的凄凉景象,可以数是家家有余粮,户户有副业,我大力鼓吹众人在种植庄稼之余,也尽情发展畜牧业,什么猪牛羊鸡的全部圈养起来,时至今日已经小有成就了,这些东西基本上都卖给了军队,一方面改善了将士们的生活,提高了战斗力,另一方面也刺激了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快速增长,形成了投资——回报——再投资的良性循环过程。

走在大街之上,吕蒙正见到的居民都是面带笑容,衣着鲜明,看得他心里面啧啧称奇,自他出京师之后,一路上所到之处,都是有贫有富,差距甚大,唯独到了西北之后,见到绥德城中秩序井然,人民安居乐业,谦谦有礼,大家各得其所,其乐融融。

吕蒙正看在眼中,心中便有了计较,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我的缘故,嘴上虽然不说,心中还是比较佩服的,毕竟,能够把一个偏僻的西北小城弄成如此景象,确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