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胜寒(第2/4页)

法典三部原始本,皇室、政务院、议政院各一本。而下发各部各省的《法典》,皇帝亲书则隐匿不发。

在法典中,阐述了民生权以及帝国各机构之职权,帝国最主要机构为政务院、议政院、大理院和皇家军事委员会。

政务院执政,议政院立法监督,同时有弹颏政务院总理之权责,大理院及下属各级法务院为执法机关。

政务院、议政院、大理院主官皆由皇室任命,当然,现阶段下,三院各级官员,皇室均有权撤换。

帝国皇帝为帝国军队最高统帅,同时也是皇家军事委员会统帅,皇帝任命副统帅一名,主理军事委员会事务,同时政务院总理大臣,可以第二副统帅之身份参与出席军事委员会之军事会议。

在颁布法典的同时,圣德皇帝任命了一系列官员。

政务院总理左大臣李小村、总理右大臣周京山,副总理大臣李鸿章、郑珍、柏贵。

加李小村武英殿大学士衔、一等昭勇侯。

加周京山文渊阁大学士、一等奉恩忠义伯。

各副总理大臣、各部官员各有封赏。

至此,满洲宗室爵位制度土崩瓦解,在帝国皇室法典中,规定爵位如下,亲王、国公、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六等,公、侯、伯、子、男各爵位又各三等。

任命李蹇臣为大理院正卿,加武英殿大学士、一等肃毅侯。

毛昶熙为大理院少卿,加一等男爵。

同时任命了大理院下刑科、民科、总检察厅等各部推丞。

议政院首席议政大臣为睿亲王仁寿,虽然法典确定了议政院之地位,但现时条件下,圣德皇帝自不会令几百人对政务院政事指手画脚,所以暂时来说,议政院不过是个摆设,仁寿来做主官,不过安抚归附新朝诸臣之心。

皇家军事委员会,任命苏红娘为副帅,加一等镇国公,其实同时红娘也被册封为皇贵妃,以皇贵妃身份统领诸军,又有公爷封号,实在机缘巧合,前无古人,自也后无来者,想来定为后世一段佳话。

军事委员会下设总参谋部、总后勤部、装备采购军备总部、海军部、国防预算与管理办公厅等等机构。

参谋部总长神保,加一等忠毅侯。

后勤部总长马青山,加一等恪义候,马青山自关外长夫队队长干起,今日封公封侯,可谓功德圆满。

装备部总长刘曲祥,加三等承恩侯。

海军部总长马大勇,加一等靖边侯。

同时圣德皇帝整编平远全军为皇家陆军、皇家海军。皇家陆军中,分为数个野战兵团和各省巡防兵团。

苏红娘部,番号为皇家陆军第一集团军、第二集团军和象山集团军,每支集团军三万左右编制,集团军下设师亦或旅,再往下则是步兵团、营、哨、队。

哈里奇部,番号皇家陆军兰州集团军;神保部,皇家陆军金陵集团军。

郑泽武部,皇家陆军蓝旗集团军。

赵三宝部,皇家陆军延平集团军。

韩进春部,皇家陆军第三集团军。

未随韩进春北上的第三镇余部,经扩编,番号为皇家陆军广州集团军。

集团军之番号,各有意义,就算以地域为名的,也并不代表其集团军驻地,如象山集团军,自是纪念桂林起兵;而延平集团军,则是缅怀延平一役牺牲之军士;蓝旗集团军,是为圣德皇帝刚刚起兵时威风八面的蓝旗卫喝彩。

除了这九支集团军,各省巡防各有编制,不必细表。

现今战事未定,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预计,到一统天下之时,皇家陆军应该会再扩编两到三个边防集团军,甚至可能更多。

当然,这么一来,各集团军的装备、战斗力渐渐有了高下,最强悍的应该是象山集团军,不但军官多为跟随红娘出生入死的旧部,士卒更多为红娘喜欢的云南死士,勇悍边民,加之优良的军备,又有从蒙古诸部征募,新组建的集团军第一骑兵师,战力极为恐怖。

战斗力最弱的大概是留守广州的广州集团军,四分之三的新兵,军械也良莠不齐。

不过这仅仅是理论上,一场战役,从主帅的指挥到各种因素都会影响最后战果,不可一概而论。

红娘亲率象山集团军和第一、第二集团军出关,与韩进春部剿灭六王残部。

郑泽武部卫戍京师,同时整肃直隶、山西、山东等境。

神保虽被任命为总参谋长,其实他还在西安,剿匪平叛。

在叶昭登基的当天,则传来了哈里奇攻克兰州的喜讯。

哈里奇被任命为西北靖远将军,一等忠锐侯,暂时署理西北防务,平定兰州以东匪兵、回乱,为接下来的西北战争打基础。

赵三宝被任命为四川将军,二等平远候,总理四川剿匪事宜,筹备进军青藏。

韩进春授海参崴总督,一等精忠侯。显然,圣德皇帝令其镇守北疆、管理海参崴一带的意图很明显,至于这海参崴总督到底管辖的面积会有多大,可能只有圣德皇帝心知。海参崴库页岛一带,人口稀少,暂时以军管比较适宜。

郑泽武授京师步兵统领大臣,一等伯。

任命百官的同时,圣德皇帝下诏,令西藏达赖、班禅亦或热振活佛、蒙古诸汗王、青海诸族头人来京朝见。

又诏令新疆伊犁将军、新疆甘肃各州府、各衙门易帜,归顺中华,顽抗者,帝国军团至,玉石俱焚。

在颁布政令、军令之时,皇室也自一一册封。

钮钴禄氏封孝静皇太后,叶赫那拉氏封隆贤皇太后,居于慈宁宫。载濂封尚学候,可潜心修学,在京城另有安置。

又封姐姐静贞为荆山公主,妹妹淑贞为香河公主。

尊郑亲王为太上皇,母亲叶氏上徽号“慈文端佑康颐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祟熙”,尊号皇太后,即为慈文皇太后。

至于老爸老妈喜欢作甚么,自由得他们去。

众妻妾,自是封蓉儿为皇后,红娘为皇贵妃。封金凤为懿贵妃,花姬为婕嫔,莎娃为金丝贵人。实则花姬在后宫和莎娃形影不离,叶昭偏偏将花姬封的比莎娃高一个品级,实在是喜爱逗弄她俩,故意开玩笑。

又封朱丝丝为丽贵妃,也想办法将其调来了京师,任京城巡捕厅副厅长。

册封诸妃时,看着一张张或清丽或美艳或妩媚的容颜,各自恭恭敬敬谢恩,叶昭也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滋味。

而缺席册封为皇贵妃者,自古及今,又非红娘莫属。

甚至在蓉儿劝说下,苇月伊织也被封了个答应,只是她尚在金陵,加之众嫔妃中最末等之号,倒也不需仪礼,写一道谕令送去金陵就算册封了。

圣德皇帝一改前朝内廷办公风气,沿明习改太和门听政,自己则居乾清宫。自然而然,蓉儿住中宫坤宁宫,乾清宫后交泰殿,殿后即是坤宁宫,相距颇近,本就是皇帝皇后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