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黑鲤鱼先锋(第2/3页)

花厅里,等看到小马氏拣来的纸片,马氏也是目瞪口呆,两人都是书香门第,识得上面的字,而这些字,极为简单,就算粗通文墨,也完全能看得懂。

纸片上说,城中万民切勿惊惶,摄政王领平远官军秋毫不犯,只惩首恶,金陵城中太平军将士,旅帅之下,放下武器者皆免死罪,各队旅帅,弃暗投明者各有封赏,诸王归顺者,以戴罪立功大赦,纸片上又列了数名不得大赦之王,天王、东王、干王,皆在其中。

纸上又说,太平军眷属,无恶迹者皆为摄政王子民,受摄政王庇护,本是良民被强迫随军者,官家还有体恤银发放,就算迫为王娘者,亦为良民。

最后更有摄政王亲笔,言道不能早日拯万民于水火,他之过,良善惨遭屠戮,女子受迫淫威,他之过,每每思及,彻骨悲痛,且愤且愧,涕零如雨。祈告上天,三日之后,东南妇孺,再不遭这无穷苦难。

马氏读了一遍又一遍,一时痴了。

“姐姐,这好像是真的,听南昌来的人说,官兵真的不乱杀人呢。”小马氏幽幽的说着,实则她心里也没底,或许,她更希望这是真的吧,是在强迫自己相信这是真的,如此,才有希望不是?

马氏突然急急的道:“妹妹,你这几天别回去了,就留在这儿,我,我认识官军的女将军,定然不叫他们难为你。”

小马氏一呆:“留在这儿?”

马氏道:“摄政王不是说了吗?三日后攻城,现在城里又这么乱,你不回天王宫,谁还顾得上?”

小马氏道:“摄政王是在疑兵吧?哪有告诉人攻城时辰的?”

马氏道:“不管怎样?就这么几天,你听我的,准没错。”

小马氏怔了半晌,终于,缓缓点了点头。

周立春回府的时候已是第二天深夜,脸色颇不好看,而等他看到红烛下爱妻正捧着纸笺来读,凑过去一看,立时满脸苦笑。

从昨天傍晚起,一天一夜,各路旅帅都率领士卒满城收缴这纸片,可又哪里来得及,现在城中流言四起,摄政王乃是真龙降世,有黑鲤鱼前锋助阵,三日破天京易如反掌,各个说得煞有其事神乎其神。

而平远军在南昌、在杭州等地如何秋毫不犯,如何善待百姓更是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大街小巷。

虽然抓了许多传流言之人,更砍了几名据称来自南昌来自杭州的现身说法者,但显然,军心民心浮动,已非人力所能回天。

回到家,不想爱妻都在看这类传单,又叫人怎心中不生苍凉?

周立春叹着气,什么也没说,慢慢坐到了床上。

“周大哥,你怎么了?”马氏轻轻坐到了他身旁。

周立春摇摇头,没吱声。

马氏道:“啊,跟您说个事儿,我妹妹来了,这两日住在咱家。”

“你妹妹?”周立春讶然的看着她,从来没听说爱妻有什么妹妹。

马氏道:“是呀,我们有两年多没见了,她是天王宫副看娘娘。”

周立春一呆,急声道:“这怎么可以?快快送她回宫。”

马氏却是嫣然一笑,说:“周大哥,她昨天就住在了咱家,现在送回宫,可也晚了。”

周立春目瞪口呆,作声不得。

马氏又笑道:“我现在叫她来见见您?”

周立春急忙摇头,说:“还是,还是……唉”深深叹口气,看着娇妻,无奈的道:“莫非你也是劝我归降不成?”

“妾身不敢。”马氏垂了下头,听丈夫用了个“又”字,就知道军中人心惶惶,不知道是什么人早就下了说辞呢。

耷拉着脑袋,马氏道:“只是,妾身看官兵传单,实是王者之师……”说到这儿,就不再说。

周立春默然,怔怔的出神。

……

“轰轰轰”万炮轰鸣,南京古城的城墙在这好似无穷无尽的炮火洗礼下颤抖着,东门外,无数穿着灰军装的平远军士兵趴在壕沟里,泥泞满身,等待着总攻的号角声响。

平远军安民告示说三日后攻城,真的就在第三天对金陵东城门发起了攻击。

狂风暴雨,道道闪电撕裂天际,炸雷一个接着一个,天地之威,骇人耳目。

叶昭在小红山旁临时搭建的指挥所中,用千里镜眺望南京方向。

所谓的黑鲤鱼前锋,不消说自然是飞艇,从上世纪末诞生以来,飞艇出现在战场上并不是第一次,而叶昭麾下的学者技工,热衷于研制飞艇的不在少数,更请求摄政王调拨资金大力研发飞艇。

不过叶昭对于飞艇,实在没什么偏爱,就算在几十年后飞艇的黄金时期,实际上其安全性也低得吓人,载客长途飞艇,能安全飞行二十次三十次就算不错了,几乎所有的飞艇就没有安全退休的,皆是因为失事而坠毁,虽说飞艇满足了人类升空的幻想,为了飞上天不惜拿生命作赌注的勇士也大有人在,但很快就会被飞机取代的代替品,现今花大力气研究殊为不智。因为飞艇造价高昂,坠毁却很容易,尤其是现今氢气阶段,尚不能大量制取氦气,飞艇坠毁的危险系数就更高,现阶段下它能带来的军事利益远远不能补偿它坠毁带来的损失。

当然,造一些轻便的,功能并不复杂的热气球偶尔用来做侦察或者其它军事用途,倒是一个好的选择。

这艘撒传单的飞艇功能极为简单,南朝就能生产,一次性用途,靠风向和简单的脚踏动力行进,气艇上之勇士乃是待罪死囚,人是个孝子,为了父母拿一笔抚恤金自愿赴死,他割断绳索洒下传单之后,飞艇随风而去,飘到哪里,如何坠落,他是生是死,也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轰”一声巨响,东城城门慢慢仆倒,随即悠长雄壮的号角声响起,立时杀声震天,密密麻麻的灰军装士兵从战壕中跃起,潮水般向南京城涌去,最前面的,数名战士一组,扛着木板浮桥,迎着枪林弹雨奋勇而行。

“杀!”一队赤膀刺青的凶悍汉子极为惹人注目,他们大概几百人众,跟着灰军装战士涌到城下,却并不循城门而入,选了一处本就有缝隙之墙段,飞快的甩上一道道绳索,咬着闪亮苗刀抓绳索缒城而上。

这是白老亨和他的苗刀队。在摄政王免其灭族之祸后,白老亨联络四乡族人,共七百悍卒投军,他们各个善用刀械,深山密林,如履平地,今日下天京,白老亨立了军令状,必斩将夺旗攻破金陵城墙。

“嘭嘭嘭”,城下一排排灰军装士兵就这样站直身子与城头红头巾对射,掩护苗刀队夺城。

一个个倒下,又一排排迎上,红头巾们终于被密集的弹雨压制下去,各个躲在墙垛后不敢探头,只用步枪伸出来乱射一气。也有拔出腰刀去剁那铁爪绳索的,更有许多弯着腰,飞快跑下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