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东西内政(第2/3页)

教育上,虽比较借助民间力量,毕竟乡绅办学是自古以来的中华传统之一,到了叶昭朝不过通过种种手段强化宣传,使得乡绅们办学更为积极,但县一级设立公立小学是必须的,而师范学校一期期短期培训班也在极快的培养着教师师源,实际上,大多数教师虽在授课,实则自己也是学生,靠函授以及各种教材学习着最新的数理化自然科学等各类知识。

而虽然一直精兵简政未令庞大的军队成为财政支出上最大的黑洞,但战事一起,那银子也流水般的使。南朝控制区域越来越广,叶昭准备扩编六镇兵马,将冷兵器营彻底摒除,建立起一枝真正近代化的部队,每镇五千人左右,步枪营、火炮营、侦察营、警备营、后勤如炊事班、卫生队等等各司其职,而这又需要一大笔银子。

基础建设,到处都在修路架桥,而铁路更不消说,一直是重中之重,一刻也未曾停过,现今在同时修建的铁路就有四段,衡州——长沙段,衡州——桂林段,赣州北段,延平——金华段。

赣州北实则最终就是赣州通往南昌之铁路,而延平到金华,其目标自然是延平至杭州、上海、南京的干线,虽然现今南昌、杭州等地均在发匪之手,铁路网络之建设却大可不必等其光复。

现今铁路债券不但在国内,甚至已经发行到了伦敦,对于借助外部资金上,叶昭自不会跟前世的清国学,借来银子实行官办,结果陷入恶性循环,欠下无数洋债,更时时上人家圈套,精明如左宗棠,也曾中了人家借银还金的诡计,跟外国人借的是银子,却要还给黄金,而不但付出高额利息,更被洋人借着金融市场上银价跌落敲了狠狠一笔。

借用外国资金,现成的榜样就是美利坚,要令外国人真正参与到你的基础建设中,就说铁路吧,实则现今真的不必因为铁路所有权暂时在私人手里而怕这个怕那个,要知道铁路干线建成后,对于整个社会的促进作用是难以估量的,对于中国来说,意义就更为重大,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发展上,包括思想、社会架构都会随之产生巨大的良性变化,憋着劲儿非要等自己有银子了自力更生,错失的又岂会仅仅是时间那么简单?

当然,对于洋人参股的铁路叶昭自也有种种条约限制,征收特别税、可免费征用运载军队军用物资、正当的政治用途、免费帮国家邮政局运输邮件等等十九世纪美利坚式铁路条款就不必说了,随之还有一些颇具南朝特色的约束条款,虽然繁琐,但从总体上保障国家和投资者双方的利益,中国人如此认真,条约如此繁琐明细,外国投资者反而更为放心。

要说起来,如果有个稳定发展的环境,投资在这财富多多正是工业化变革之初朝气蓬勃的东方王国,委实比美洲那荒芜之地更有吸引力。

而叶昭,也需要和谈平定东南半壁给国内国外投资者以信心。

其实叶昭最早同和谈使者邹凯之所说底线,比如赔偿军费五千万两云云,多是虚声恐吓,使得南朝起点高一些,比如现今就立竿见影,北国还真同意赔银子了。

要说真叫其赔五千万两,只怕六王宁可决一死战也不会往外掏,也实在有点掏不出来。

北京户部那点家底叶昭还是比较清楚的,康乾之后历年倒是积累了两三千万两银子的储备,但发匪起事后,支出激增,到咸丰三年,咸丰帝曾哀叹“部库仅存正项待支银二十二万七千余两”,加之现今各省拖欠解部款项几为常事,各省都在哭穷,贪墨成风,给中央政府交银子?慢慢等吧。曾国藩之军费都靠抢的,可想而知北国财政管理之混乱。

实际上晚清后期,财政收入极为依赖上海之关税,一年上海海关关税收入就达两三千万两,占其财政岁入三分之一,可想而知上海之重要,可现今东南崛起,却也不用怎么指望上海了。

现今这一千万两军费赔偿,那自然也是要转嫁到北国商人、百姓头上,在其所征苛捐杂税里加上赔款名目,这是晚清政府的好戏码,每次战败,都是百姓遭殃,反而官员吏员趁着名目繁多的税目截流大捞一笔,弄得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也就难怪晚清每同国外开战一次,皇权威信就削弱几分了。打了败仗就要百姓买单,而且是大张旗鼓的要百姓买单,百姓要一直尿你才怪。

叶昭点了颗烟,琢磨着军费赔偿的事,一千万两只是开始,那自然是能抠出多少就抠出多少的,对北朝伪政权的合法性也是一种打击,而自己,这银子是多少都不够用的。

以现时双方控制区域为界停火,也勉强可以接受。

但长江由英法美三个调停国托管,可真是个什么玩意儿,混账条款。

不过这却也怨不得六王,这个时代的局限性,对于海权本就不怎么重视,江河有外国军舰也没人觉得有什么可耻的,就说俄罗斯,几年前舰队在黑龙江里行驶,沿岸清国官兵只是好奇的看热闹,谁也没觉得人家是挑衅。

现今六王将长江托管给洋人,可以最大限度防备自己突然毁约,从他的角度看,却也是极高明的一招。

但从自己角度来看,可真有些气得想骂娘,鬼子六,什么东西!

……

王府小宴客厅,华灯闪烁,刺绣红地毯足足有半寸厚,踩在上面软绵绵就好似云团一般。

隔着华丽烛台和鲜花盛开的长桌,叶昭正向麦查逊阐述自己的观点。

“长江托管给调停国绝对是对中国主权的极大羞辱,我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我的想法是,剿灭发匪后,南北自由贸易,长江南北沿岸设立几个自由贸易区,当然,具体贸易区所在要等同发匪的战事结束再定,现在要考虑的,是上海,我认为,上海应该由南北共同管理,成为南北方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

向北方倾销工业品是必不可免的,一来赚银子,放着现成的大好市场难道不要么?二来也逐渐影响江北民众思想。而将上海变成自由贸易区,更可以最大程度上遏制英法美等国浑水摸鱼,控制南北贸易之咽喉。

其实军费赔偿多少都不会有什么底线,但这上海由南北共同管理却是不可逾越之条件。

现今长江南岸江苏境内局势,有点以京杭运河为界的意思,运河以东如苏州、上海等乃是北朝控制,以西南京、镇江、太湖流域等在发匪手中。

现今和谈,实在有些与虎谋皮,真有围攻南京之日还不知道北朝的苏州大营会如何反应,但不管怎么说,借这次和谈如能将手伸进上海这个各方势力角逐之地,就等于赢了个盆满钵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