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变局(第3/7页)

于是,王太后只好改口,再将傅喜送回封国。傅喜就在封国居住,犹如在世外桃园,终老天年。

王莽第三个要收拾的人,是董氏势力。自汉朝开国以来,从来没有一个势力,像董家起得这么迅速,又败得那么迅猛。王莽要收拾董家,为的不是权,而是钱。

董贤实在太有钱了。当年,汉文帝刘恒扶持男宠邓通,成了汉朝第一首富。但是,如果邓通在地下闻听刘欣赏赐董贤多少钱,他都马上撞壁自叹不如。

像对待傅、丁两姓势力一样,王莽将董家当官的全都免职、流放。然而,没收董贤财产卖变,发现竟然值四十三亿之多。富可敌国,那不是传说,更不是吹出来的。如果董贤还活着,拿到西域一抖,三十六国都流着口水向他俯首称臣。

大事办完了,接着就是打击反对派及潜在对手了。王莽接下来要打击的人,是何武和公孙禄。在王莽看来,何武本来前途无量的,却吃饱了撑的跟公孙禄互相推荐对方当大司马。此种作法,也算是汉朝首创。

王莽将俩人全部免职,赶出长安城。何武因为是侯爵,还有块地在外省,于是乎就回自己封国,了结此生了。

其实,在王莽看来,庸才永远都只是庸才。像何武这等角色,过去对傅太后及刘欣构不成威胁,现在对他仍然构不成伤害。但另外一个人就不一样了,他就像一个定时炸弹,必须及时清理出长安城。

这个人,就是红阳侯王立。天下人都知道,王立是个爱钱如命的贪污犯。为了钱,他敢铤而走险,贪污国家财产;为了钱,他能一夜之间,将死对头淳于长撒在他伤口上的痛,忘得一干二净。天知道,为了钱,他接下来还会干出什么好事!

王立本来早就被赶出长安城了。但是后来,刘欣为了照顾王太后的面子,又将他召回长安。尽管刘欣还没来得及给王立安排新工作就崩了。但是,这个无官无职的人,却是最让王莽害怕的。

原因很简单,王立是王莽的叔叔,王太后的弟弟。在中国这种论资排辈的传统社会里,管你当什么官,辈份大就是天大的资本,长辈对你指手划脚,料你也不敢怎的。

王莽怕的就是王立有事没事会对他指手划脚。如果王太后不在了,倒也没啥。但是现在王太后还活得好好的,道德君子王莽跟贪污犯叔叔王立是互看不顺眼的。如果王立硬要跟王莽唱反调,常到王太后耳边吹风,那他就头大了。

还有,当年如果不是因为贪污出事,王立早就是大司马了,怎么轮也轮不到王莽。现在,别看王立无官无职,如果他要开抢王莽大司马一职,那事情就更麻烦了。

所以,为了将来的事业,必须把王立再赶出长安城。以什么名义赶人呢?王莽已经想好了,以道德和正义的名义。

王莽当然没有傻到自己出面弹劾叔叔,真那样做的话,就是伪君子了。他想到了一个可以代他办事的人,那个人,非孔光莫属。

经过这些年的官场磨练,孔光已经修练成精了。甭管是什么领导,凡是他的领导布置下来的任务,他都听话地认真执行。冲着这点,王莽就认为他做事靠谱。于是,王莽把孔光召来,说这样这样……

孔光心领神会,马上就给王太后上奏,弹劾红阳侯王立。弹劾辞还是老调重弹,说:“王立明知道淳于长是个诈骗犯,淳于长稍微贿赂他一下,他就反过来替人家说话。这种人,道德形象已经破坏殆尽,没有资格再留下来当辅佐。所以,我们强烈建议王太后将他遣送回封国。”

王太后一看,二话不说,拒绝了。

王太后拒绝是有道理的。王立收淳于长那点钱,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淳于长都化成土了,汉朝皇帝都换两个了,丞相府也不知换多少丞相了,现在孔光还提这事,摆明了就是有人不安好心。

谁不安好心?王太后心里明了,但不明说。如果没猜错的话,他应该就要跳出来了。

果然,王莽就跳出来了。丞相搞不定,他就只好亲自出面了。

王莽这样对王太后说道:“现在的汉朝,雄气不再,风光不复,正是多事之秋。而且汉朝连续崩了两位皇帝,都是没有子嗣的。国家现在掌握在太后您的手里,如果因私人感情打击大臣的积极性,万一发生动乱,大臣消极怠工,您老招架得住吗?”

王莽接着又说:“其实,王太后也不必替王立紧张。我们不过是先让他回封国,将来时机成熟,肯定还会请他回来的。”

王太后听出来了,王莽这叫连恐带哄。汉朝内外,几乎掌握在王莽一人手中。王太后又老了,不要说王莽要折腾,只要王莽叫人去外面捣个乱,他称病躺在家里打哈哈,你又能奈何?

王太后心里不由起了一阵寒意。不是她太老,而是王莽太强。如果她要终老天年,只有屈从于王莽。王太后只好点头,允许将王立赶出长安,再度回自己封国度长假。

到此,长安城的政治环境终于被王莽清理得差不多了。先休息一下,接下来就准备玩大的了。

三 登峰造极的权术

忙活半天,王莽和王太后终于想到要立皇帝了。刘骜无子,刘欣过继,现在刘欣崩了,还得再找一个来过继。可是,找谁好呢?

刘骜有两个好兄弟,一个是刘康,一个是刘兴。刘骜生前,特别偏爱刘康。可刘康早死,身为刘康之子的刘欣被傅太后调教了近二十年,相当聪明机灵,在竞争皇位的考试中,将刘兴打败了。

刘兴是个马大哈,没什么心计,当年来长安参加皇帝面试时,和刘骜一起吃饭,吃相特别难看,刘骜就断定他不能任大事。不久,这位老兄就被刘骜打发回封国,不知啥原因,年纪轻轻就死了。他只留下一个儿子,今年恰好九岁。

真是风水轮流转,帝王轮流做,王太后和王莽不约而同想到的人,就是刘兴的儿子刘箕子。

刘箕子,一看这名字就很不吉祥。仔细观察一下,自汉朝立国以来,能够为皇帝的,都是单名。刘病已是个例外,后来想想特别扭,只好改名为刘询。当然,刘箕子这名字,读起来也不顺口,后来尽管改了名字,却仍然逃不出被毒杀的劫难。

公元前1年,九月一日。这个日子,恰好是我们现在的中小学生开学的日子。王太后和王莽挑了这么一个日子,立中山王刘箕子为皇帝,然后下诏,由太皇太后王政君老太婆临朝听政,政府具体事务由王莽负责。

政府工作,本来是由丞相负责的,王太后将它交给了王莽,那丞相干啥呢?丞相当然有事干,但不是自己说了算,想做事还得等王莽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