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李药师老骥踏天路 侯君集迷途逢雪山(第2/2页)

李靖的北路大军不可能找到伏允,因为伏允先是往西逃了一段,觉得李靖的智商不容怀疑,便改变方向,往南去了。北路大军在苍茫之中一无所获,人困马乏之时,忽然有了一阵骚动。待大军围过去一看,才知道是李靖的一个小部下抓获了吐谷浑的一个名王。馒头山下,那个名王被寻人寻得心生厌倦的士兵杀死,夺下了牛、马、羊等各色牲畜无数,让大家疲惫的心有了些安慰。

好歹李靖走的是陕西,没有那么多风风雪雪,侯君集就没那么幸运了。

伏允的具体位置依然不详,侯君集甚至不知道伏允会不会往南走。事实上,伏允大概也不知道自己这是遁形到了哪个地方。

据说那里常年冰雪,就连夏天也是。

南路唐军被伏允拖得很惨,害得侯君集白白辛苦一场。

大部队专门搜了半个多月,愣是连伏允的一根毛都没瞧见。盛夏来临,他们却只能在一个叫破罗真谷的破地方过夜。

破罗真谷大概的位置是在今天的青海都兰县东南,附近有一座名为“阿尼玛卿山”的雪山,再稍稍往南,便是巴颜喀拉山。阿,就是阿斗的阿;卿,就是爱卿的卿,和“王、公、侯”有一样的概念;尼玛,尼玛应该知道是啥意思。那么,阿尼玛卿是什么,也就十分了然了。

但这并不是阿尼玛卿的概念,朝圣者来此地,会接受各色奇异的恩典。

此山完全出乎唐兵的意料,这里的夏季没有挥汗如雨,只有寒风刺骨。

史料记载,侯君集来到此地的时候,士兵们只能吃冰解渴,而马匹也只能啃雪。很多人想回家,可侯君集告诉大家,想要回家,必须满载而归。士兵对侯君集的话深信不疑,可其他将军却未必有什么把握。

毕竟,这是几千里的辽阔高原。

侯君集肯定地说:“伏允就在前方!

五月份,人困马乏,即将崩溃。

几十天就这么过去了,满腹委屈和怒火的唐兵终于发现了伏允的痕迹。是的,这里有冻结的马粪和生火的痕迹!伏允的粪便,不,是牛马的粪便,还有士卒生活的印记,快了,快了,已经近了!人们开始兴奋起来,这种兴奋驱走了许久不能散去的愤恨,就要找到伏允,大家谁也不愿意功亏一篑。

侯君集、李道宗二人更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挥师杀向前方。前方不远处,吐谷浑的人马正在休息。

南道大军不给敌人任何喘息的机会,一顿乒乓之声过后,俘虏了所有敌军和牛羊。

饱餐一顿后,大家却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

伏允不在。

这给了南路将士不小的打击,难道伏允热爱狂逃,已经顺利跑过了雪山,往更辽远的地方去了?

可是,再往南就是吐蕃,是别人的地盘儿。侯君集问清楚了,老奸巨猾的伏允同志很明白转角遇到爱的深刻道理,打西往南后,又打南往西跑去,把众人搁在雪地里,自己一个人领着亲信逃跑了。他去了于阗,因为吐谷浑和于阗是友好邻邦。粗略估算一下,于阗的地理位置大概就是今天的新疆和田,所以说,伏允同志的任务还是很重的,要跑三千多里地。于阗,会接收伏允吗?

侯君集有办法,他并不灰心丧气,领军往回走,准备跟北路大军合军一处,其他的以后再说。

北路时常有些收获,李靖亲自率领的大军又在牛心堆遇到了一支队伍。

当日,李靖领军猛追,敌军跑不过,酝酿了一下感情,激发了一下斗志,在赤水源扭头便杀,与唐军大战。诸位可能未必相信,吐谷浑的军威真的又重拾回来了,因为他们发现骚扰他们的只是唐军中的一小股冒充大块头的先锋军。唐朝负责冲刺的两位大将是亲兄弟薛万均、薛万彻,他们均是隋朝大将薛世雄之子。

两兄弟率先杀入敌军腹心,一干为数不多的精锐被吐谷浑几万大军围得里三十层,外三十层,双方兵力相差得离谱,遍野乌压压一片全都是敌人。

兄弟俩身负重伤,战马被射死。其他人还不如薛家二兄弟幸运,战马几乎全部被杀死,只能步战。平坦之地,少数步兵对战大量骑兵,无异于以卵击石。薛万均、薛万彻率领的士卒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几个零星的猛士并肩作战。血海之中,横尸疆场上的战马排布成了一幅铁血的画。

吐谷浑大军来劲了,一大帮人开始踏着尸体来抢唐军将军的头颅。

正在此时,吐谷浑后军一阵骚动,从后翼裂开一道口子,众目睽睽之下,一个老外杀了出来。

【搜狐高清】

薛万彻:哥哥,临死之前,你能喊我一声哥哥么?

薛万均:好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