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大学者教授太子爷 郭待封创作离合体(第2/2页)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某村的王老头很会对对子,乡里的一个富有挑战性格的朱秀才不服气,于是登门拜访。秀才有意为难老头,口诵上联曰:“王老者一身土气!”王老头立刻回敬道:“朱先生半截牛型。”

这上下联,便颇有离合诗的影子。然而最具说明性的故事并非发生在王老头和朱先生身上,有一书生,贫寒无比。因没钱而饿得两眼放光,又不能活活被饿死,便趴在泉边喝水,用以缓解自己肠胃的压力。一老秀才路过,怪问之曰:“欠食饮泉,白水何能度日?”

书生听罢,大为震撼,知道老秀才功力深厚,但也毫不示弱地答道:“才门闭卡,上下无处逃生!”

看懂的继续看,看不懂的把本页撕掉泄恨。总之,我要说的是,离合体,光荣的体!这是一篇离合的密文,这是极端先进的密码军情,只有有才的人才能通晓,只有神仙一样的大将才能明白。

李绩怒骂:“明白个屁!”

好在军中的秘书元万顷(是通事舍人)也是有才的,元先生拿来信件,钻研了一眼,立刻通晓其中玄机。元先生说:“这诗歌文字离合,便是在告诉我们,百济方面军的粮食迟迟没到,已经揭不开锅了。”李绩大悟,先检讨了一下自己的错误,然后表扬了元万顷。李绩赞许地瞧着他,说:“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瓢舀。这次讨伐高丽的檄文,就由你来写吧!”

元先生大喜过望,挥笔写就《檄高丽文》。

元先生的檄文写得实在是太好了,让人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大家终于明白自己缺乏的是什么了,正是元先生那种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楼主那种对理想的艰苦实践所产生的厚重感。面对元先生的文章,大家震惊得几乎不敢动弹!唐朝方面和高丽方面均对此文做出了极高的评价,大家呼天抢地地颂扬起来。

【致命的错误】

然而,看似精彩绝伦的文字里头,却有着让人始料不及的致命错误。

渊男建之所以能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的去表扬元万顷,并不是因为他有一颗爱才之心,而是因为,《檄高丽文》通篇精彩,却忽略了一个基本的常识。

这个常识就是,你不能把唐军下一步的部署泄露出来。

元先生,一位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舍人,竟然犯了这样一个低级错误。文中有一句写得甚为精彩:“徒布众于要塞之外,而不知守鸭绿之险。”

元先生无私地将唐军最害怕的鸭绿江天险说了出来,这等精神,实在很让敌方高兴。

渊男建阅罢,大喜,曰:“多谢提醒,我听话就是了(谨闻命矣)!”于是立刻移兵占据要塞,守住鸭绿江关口,拦截唐军唯一可以渡过的地方。李绩被元万顷气炸了,他指着元万顷,半天说不出话来。大军被堵塞在此,只能先向李治汇报,李治得知后,也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满朝文武齐齐曰:“老元,人才啊!”

李治认为,因他一时口快,泄露军情于敌军,迫使作战计划严重受挫,他那通事舍人也不用干了,直接流放岭南,下基层锻炼锻炼去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人为了逞别的能耐,急着炫耀一方面的才华,往往会把自己的致命缺点暴露给敌人。元万顷的故事发生后,唐军一下由主动变成了被动。作战计划被打乱,数万大军被堵在鸭绿江外过不去。鸭绿江以北的战斗还在继续,在所有将领中,有一个人非常独特。

他叫郝处俊,一个特立独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