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第2/2页)

这就是九门事件的具体内容,颜真卿将内容写好,装成蜡丸(防潮防腐,且是民间常用物品),送到了灵武。李亨皇帝大张旗鼓地表彰了颜真卿,官位给了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实权给了河北招讨、采访、处置使,并下了敕书,也用蜡丸包好送到平原。随后,颜真卿同志的先进事迹被李亨公布到河北诸郡,又遣人颁于河南、江、淮等地。

到这时候,国人才知道,新皇帝李亨在灵武即位了。这鼓舞了天下人复国的雄心,终于有人带领大家征讨恶贼、回归家园了。

当大唐子民愤怒地高呼“还我山河”的时候,史思明也听说了这个消息。我认为他一定是愤怒的,他的肋骨被插,而且九门一仗,除了丢人,还是丢人,所以他决心要为自己报仇。带着极度愤怒的情绪,他再度领着大军杀向九门。他不会再相信九门守将的话,整顿大军,一连攻了几日,终于拿下小小的九门县。史思明大仇得报,杀了数千人泄私愤,又领兵东围藁城(石家庄东),拔下。

史思明的运气是属于极好极坏型的,差的时候非常差,好的时候非常好。现在,他的好运来了。

九月,史思明围赵郡(即赵州,石家庄赵县),丙辰,拔之;又围常山,十日后城陷,屠杀数千人。

胜利的消息似乎能够振奋贼军,贼将李庭望也在这段时间,开始了自己的行动。他琢磨来琢磨去,于是,率蕃、汉两万余人东袭宁陵、襄邑,又在距离雍丘城三十里的地方置了营。看来,李庭望真的是活腻歪了。他刚在雍丘不远处屯营,屁股还没坐热,张巡便领着三千兵马突袭而来,砍死一万人后迅速撤离。李庭望只瞧见一伙人来了,然后又走了,中途砍死了他的一班人马,他死活弄不明白张巡是怎么做到的。

他整顿整顿军队,也不打雍丘了,狼狈逃窜而去。

长安,安禄山无所不为,民间哀苦。

自马嵬北行后,长安盛传太子李亨在北面收兵、夺回长安的事情(确有其事)。百姓每天没事可做,就盼望着李亨早点攻回来。已经沦落成这样,我们什么都不怕了,只要太子的军队到了,就算要死,我们也会在内响应,身死复国。坊间悲愤不已,不时有人趁乱高呼:“太子大军来攻城了!”

每当这个时候,街市子民不管那人喊的是真是假,都会山呼海啸,奔走呼号,声彻天地。负责巡查的贼兵也经常被这场面吓得脸色铁青。有时候,有人瞧见北方有烟尘(可能只是沙尘暴),又瞧见长安里头的人如此振奋,喊得地动山摇,他们吓得都想逃跑。

安禄山是很害怕的,前几天接连发生了许多血案。

京畿豪杰,不顾生死,一个个都不要命地埋伏在路旁,随时行刺贼军的高官,为的就是响应官军。贼军官员通常小心翼翼,不敢轻易出门:就算出门,也提心吊胆,异常恐惧。贼军开始屠杀,杀的就是在京畿有声望的豪杰。可令人震惊的事情,就在他们大开杀戒的时候发生了。

关中义士,杀死一个,又起一双,杀死一双,又起一庄,诛杀不尽,往复不绝。

你毁我家园,我死何所惧?

行动震撼了贼军,从此,西门便桥以外,南北武关以外,北边云阳以外,本是安禄山的驻地,但因为兵力稍弱,如今全都被民间反制,成了贼军的对手。贼军剿灭不及,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自己倒是死了不少人。打那以后,贼军不敢出去,只贪图在这一亩三分地里享乐。

灵武方面,太子李亨也很想立刻收复两京,他想让性格果敢、有雄才大略的建宁王李倓当天下兵马大元帅。北上的时候,李亨兵少,屡屡遇贼,多亏了李倓照顾,李亨才能活到今天。士卒都佩服李倓,他人也孝顺,李亨不吃饭,他一定不吃饭,还怨自己没办法杀贼,自己不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