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之死十二(第3/3页)

苏秦推动的纵横学,后来绝种了。但那种纵横捭阖、东挡西杀的意气,却成为一种文学流派的风格。司马相如、李白、陈子昂这些后来的豪逸文人,都自号纵横家,学纵横术,行文于是笔意雄奇,驰骋自由,铺排壮阔,汪洋而下,大有纵横家驰骋列国,舌战百万兵的意气。史学大家“司马迁”的文章,也有纵横奇气(这跟他大量抄了纵横家的教科书《战国策》进入《史记》有关)。后来的苏轼,更是干脆号称其祖上就是苏秦。苏轼行文“翻空易奇,层出不穷,皆能自圆其说”,也有纵横家意气。

司马迁也好,李白也好,苏轼也好,这些人有个共同点,就是个性放达,不苟流俗,轻看传统道德、主流文化,即苏秦所谓不行“自复之术”,所以他们出现在世人眼中,往往离经叛道,不像传统的中国人。于是,纵横家大约基本可以成为新新人类的代名词。如今,周杰伦唱的歌,也有纵横家意气啊。

我们再说说苏秦死的那个地方吧——临淄市,市是农贸市场。当时做小买卖的不是像现在这样散落在街道两旁商店里,而是有固定区域,跟居民区分开,叫做市——我管它叫“农贸市场”。一般大都市都有不止一个这样带围墙的农贸市场。

“市”内店铺林立,按行业分成许多肆,井然有序,有卖金的,有酤酒的,有贩茅的,有卖马、卖兔的、卖履者,还有卖卜的,屠狗的,都在这里谋生活。里边很吵闹,有钱人家都不住在它周围,市井小人才住在这里。市有围墙,四周有市门,每天一太早就有许多顾客站在市门外,一到开门,立刻“侧肩争门而入”,以求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市内有官员负责收税,“市长”官最大,管理着这个市。当然“市长”现在连整个城都管着了。但以前只管农贸市场。

除了做买卖,这个市还兼做杀人的法场——所谓的“弃市”,就是杀之于市,与国人共弃之。伍子胥的爹、秦国的商鞅、如今的苏秦和未来的李斯等等,都是在这种市场里被杀了示众。“市”是教育群众,娱乐群众的地方啊。现在你去逛商场,是看不到这样精彩表演了,更没有五马分尸可看。

有城、有市才叫城市。这个格局延续了好几千年。但是从宋代起,市场改成沿街布设,不再单独成块了。武大郎就是站在街边卖炊饼了的。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小商小贩到处活跃的情景,跟现在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