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扑朔迷离的身世(第4/5页)

进入雍王府七年后,她生下了唯一的孩子乾隆。但是,她却没有因此而富贵,一直当着格格,直到雍正登基,她才被封为妃子,当时乾隆的地位已经很高了,在康熙生前,非常喜欢这个孙子,甚至有传言说康熙就是为了将来让这孙子当上皇帝才传位给雍正的。基于这一层原因,雍正登基后,钮祜禄氏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改善,先是被封为熹妃,后来又晋升为熹贵妃。

乾隆登基后,钮祜禄氏被尊为皇太后,作为一个女人,她登上了至尊的地位,但是依然不改淳朴的本色。以前,在雍王府的时候,她的身份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女仆,干很多粗活。当上太后,她并没有养尊处优,仍然保持着平常人的那种朴实。钮祜禄氏没多少文化,作为一个太后,她从不干涉朝政,而且生活节俭,是一个慈祥善良的老妇人。

这个钮祜禄氏的身体也非常健康,由于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晚年时她仍然显得健朗,经常跟着乾隆出巡,游山玩水,爬山的时候健步如飞。这个老妇人活了八十五岁,乾隆的高寿显然是继承了她的基因。

钮祜禄氏是一个慈母,乾隆是一个孝子,母子的关系非常融洽。乾隆知道母亲早年受了不少苦,所以想极尽孝道,让母亲晚年享尽福气。乾隆经常去母亲那里请安,亲自伺候母亲吃饭,还常把母亲接到自己居住的圆明园里面来。每逢给母亲祝寿,乾隆都是极尽奢华,一定要把太后的寿诞做得比自己的生日更加隆重。乾隆的孝心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他居然让人把母亲掉的头发收集起来,然后存放在一个金塔里面,称为金发塔。

在乾隆的诗作里面,有大量歌颂母亲的诗歌,如果说乾隆的孝道完全是作秀的话,那一个人还不得累死,所以这里面肯定是有真情实感的。母亲病逝后,乾隆悲痛欲绝,穿孝服,跪在母亲灵前不起,昼夜不进食。此后近一年的时间,这个诗情满腹的皇帝居然没写什么诗。

母子之情如果可以作假的话,那我们只能感叹乾隆作秀的功夫太强了。所以,我们倾向于认为正史中记载的钮祜禄氏就是乾隆的生母。

那么,这是不是证明乾隆就是出生在雍和宫呢?不一定,一个折中的理解是乾隆出生在狮子园,生母就是身份相对低微的钮祜禄氏。乾隆之所以一再强调自己出生在雍和宫,就是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猜测和流言,这些流言不仅会玷污自己,也会玷污母亲,为此,他不惜编造一个善意的谎言。

陈阁老的儿子

关于乾隆身世最离谱的传说莫过于流传在浙江一带的偷龙换凤的传说。这种说法在清末开始流传,之前的传说都还肯定乾隆的父亲是雍正,只是母亲不明不白而已,这个传说干脆说乾隆的生父不是雍正,乾隆是浙江海宁陈阁老夫妇的儿子。

传说中,乾隆的生父是陈世倌,是杭州海宁的一个盐商,俗称陈阁老。这人在康熙年间入朝为官,与雍正的关系非常好,往来比较密切。某年某月某日,雍亲王的一个妃子和陈阁老的妇人在同一天都产下了孩子,雍亲王那边生的是女儿,陈阁老这边生的是儿子。听说两家同日生产,雍亲王非常好奇,让陈阁老把孩子抱到王府上来看看。

雍亲王夫妇看到这个孩子后,特别喜欢,竟然产生了调包的想法。

良久,雍亲王把孩子抱了出来,送还给陈阁老,然后就送他出府。陈阁老回家后,打开襁褓,发现之前的大胖小子变成了丫头。陈阁老大惊,但他很清楚这件事情关系重大,一旦漏了风声,可能会搭上全家性命。所以,他让家人不要声张。

没过多久,陈阁老就辞职回乡,精心抚养女儿。这个被换走的儿子,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这个传说一出炉,就迅速流传开来,而且越来越多的人找到一些“证据”印证着这个传说。有人说,乾隆六下江南,四次住在陈阁老的家里,其实就是为了探望亲生父母。还有人说乾隆在海宁屡次召见陈家子弟,对他们勉励有加,如果不是关系特别,有必要这么好吗?更有人绘声绘色地说,乾隆为陈阁老亲自书写了两块匾额,一个叫“爱日堂”,一个叫“春晖堂”,我们还记得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春晖是用来歌颂父母之爱的。乾隆题的两块匾分明就是在暗示陈阁老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嘛!因为这层关系,陈家在雍正和乾隆时代飞黄腾达,得到了很多特殊照顾。

这个传说听起来非常动人,有鼻子有眼。那么,雍亲王的女儿后来怎么样呢?传说也给出了合理的结局。陈家对这个女儿非常好,给她最好的教育和优待,长大后,她嫁到常熟的大姓蒋家里,她的丈夫是大学士蒋廷锡的儿子蒋溥。蒋家对这个“公主”也非常看重,特地为她盖了一栋豪华的楼阁,人们称之为公主楼。这个公主嫁到蒋家后,还带来了自己的嫁妆,嫁妆里面有御赐的金莲花,可以证明公主的身份。

这个传说非常完整,很容易让人相信,在民间流传得非常广,从金庸的《书剑恩仇录》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其影响力。在《书剑恩仇录》中,乾隆是陈阁老的儿子,刚出生没多久就被雍正强行换走。陈阁老托红花会的总舵主于万亭秘密进宫,把自己的亲笔信交给乾隆,在信中,陈阁老将当年偷龙换凤的经过详细讲了出来,还指出乾隆左腿有一块胎记。得知身世后,乾隆向乳母求证,乳母所讲跟陈阁老一样。书中最精彩的一个地方莫过于乾隆的同胞兄弟陈家洛劝乾隆以民族大义为重,恢复汉人江山,可惜没有成功。虽然是亲兄弟,终因为环境不同造成了思想上的差异。陈家洛最后以悲剧收场。

对于这个传说,著名的清史专家孟森进行了严密的考证,得出结论:乾隆不可能是陈阁老的儿子。

我们来看看孟森的分析吧!

一、从历史记载的乾隆跟陈阁老的关系来看,他们不可能是父子关系。在清宫档案中,乾隆六年陈阁老因为犯错被革职,乾隆还当面责备陈阁老猥琐无能,不称职,总之是领导骂下属的话,丝毫不讲情面。而且乾隆对陈阁老的责骂并不只有这一次,很多时候都是在公众场合。如果是父子关系,这是很难想象的。孟森还指出,陈家鼎盛并不是因为跟乾隆的关系,这个陈家本来就是海宁的大族,在明朝末期就开始发迹,在康熙和雍正时登上了顶峰。在乾隆时期,陈阁老并没有得到特殊的关照,反而不断走下坡路。

二、陈阁老家里确实有“爱日堂”和“春晖堂”两块匾,但孟森考证出来这并不是乾隆题的,而是他的祖父康熙题的。所以,这块匾暗示陈阁老夫妇是乾隆父母就纯属瞎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