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决战(十五)(第2/2页)

使者过去不过小半个时辰,汉军的火炮便已停止射击。这几天来一直萦绕在诸人耳边的轰隆隆的炮响终告停止,各人都是长叹口气,命令所有的清兵丢盔丢甲,放下手中兵器,拆毁阻挡汉军前进的路障,填补挖好壕沟。过不多久,便见一队队的汉军开拔进来,三万余汉军将灰头土脸的几万清军分割成块,分别看押。

祖大寿等人到并不惊慌,关宁军系与张伟交情深厚,想来必定不会与他们为难。马光远等人乃是投降多年的汉奸将军,历次从征入关,杀掠无数。与明军一系仇怨甚深,对汉军亦是全无交往。待看到汉军一队队开进营来,将自已的心腹手下全数隔开,雪亮的刺刀逼住投降的清兵上下,各清兵都是垂头丧气,蹲在地上,一语皆不敢发。

马光远心中害怕,因见祖大寿相隔不远,便悄然走到他身前,向他道:“祖将军,一会子汉帝过来,还请将军为我求情。若是皇帝要杀我,总望将军能救的一条性命。大恩大德,将来必有厚报。”

祖大寿正待答话,却见不远处尘头扬起,蹄声得得,显是有大队骑兵过来。他便立时住嘴,知道必定是汉军有大将过来,甚或是皇帝亲临。

稍顷过去,只见数百兵束甲骑士奔腾而来,各人都是左胳膊上有一小型圆盾,右手按着汉军的制式长刀,一个个虎视眈眈,看向被集中在一处的降将。

“这是汉军的禁卫骑兵,盾牌上饰金龙,胸前铁牌上刻的腾龙亦是踱银。诸位小心,此番过来的必定是汉帝。”

祖大寿小心提点完毕,便一意凝神远望,只见不远处在众骑环绕之中,果有一人身着明黄龙袍,头戴翼善冠,上绣金龙,脚着朱履。这般打扮,自然是张伟无疑。那些辽东的在旗汉军到也罢了,此时的清兵阵中尚有近半是在宁绵一役中随着主将投降的前明关宁铁骑,看得完全汉军帝王打扮的张伟骑马过来,各人都是感奋,心中兴奋,不由得蹲在地上,与着汉军一齐高呼万岁,其余清兵亦是相随,一时间方圆十数里内,皆是高声大叫,声威震天。

诸降将因见如此,原本尚存的羞愧之意与矜持之心尽消,眼见张伟行的近了,便亦都跪下行礼,山呼万岁不提。

张伟心中高兴,这些人降后,算来山海关那边亦因该得胜。自此之后,中华大地上最多有汉人讨伐外来入侵者或是异族的战争,而以“汉奸”这一特有人种组成的军队,必定不会再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被勇猛和国家大义教育起来的一代中国人,必定不会如同眼前这些军人一般,只知道个人富贵和享受,只知有家,不知有国。况且日后立法,对汉奸罪视同谋反一般,成为十恶不赦的大罪,从重治罪。如此这般,方能治标治本,不再使令汉人丢脸的这一特有名词出现在以后的历史之中。

他注目看去,因见各人都是低头跪在道路两边,便高声笑道:“诸位将军深明大义,幡然悔改,自今日起,先是我大汉的子民,又是我大汉的将军,不必再做罪囚模样,请都起来。”见各人都叩首后站起,张伟与祖大寿曾在辽东会晤,算是熟人。因向他略微点头,便又道:“若依着我原本的想头,是巴不得各位继续打下去。那么,我可以在破阵合围后,将各位悉数坑之,一个不饶!”

他厉声道:“何也?旧明的士兵降将,除了罪大恶极之辈,我皆是信重使用,并不为难。为什么一心要杀掉你们,甚至这几万人一个不留?皆因各位弃故国衣冠,剃父母所留之头发,事异族蛮夷征伐故国,杀害同族,当真是可恶之极,思之令人痛恨!”

这些降将自马光远以下,皆是被他训的胆战心惊,害怕之极。虽然张伟话中并没有再为难杀害这意,只是惹的皇帝如此动气,只怕将来也未必能有好果子吃。当下各人又全数跪下,低头齐声道:“臣等罪该万死,请陛下诛戮,以正典刑,以为来者之戒!”

“不必!各位中有祖大寿祖将军,他先是在大凌河被俘,诈降出逃,又在绵州坚守一年,粮草耗尽,外城失陷,无奈之下这才请降。既便如此,亦在暗中与汉军联络,希望有一天能收复汉人失地,消灭东虏。各位,这才是汉人中的好将军!今日且看他的面子,不再为难你们。下去安抚士卒,听着汉军指挥行事,都去吧!”

斥退诸将,张伟便又向祖大寿与吴襄等关宁诸将道:“皇太极死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