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崩坏(第2/2页)

至于他的蒙古人出身,在大明不但不会被歧视,反而在政治上有所加分,这就更加说不得了。

就算张佳木,对吴瑾也有一份尊重,因为他是在京的蒙古鞑官之首,就算是张佳木的老师哈铭,也是经常奔走于吴瑾府上,甚至听诺效力,所以无论如何,张佳木会给吴瑾一个面子的。

“当初夺门之后。”吴瑾一开始说话,众人便把目光看在张佳木身上,此人得志之始,便是由夺门而始。不过,吴瑾并没有如此,仍然是不急不徐,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说道:“皇上决意撤于谦所倡议设立的十团营,军士仍然归三大营,不再分团营和老家。当初是因为于谦之议,所以皇上深恶之。议撤之时,大家也都没有说什么,现在看来,这件事是做的错了,大错而特错。”

以吴瑾的个性,能当众说出这种话来,三大营的情形自然就是很不堪了。

所以孙继宗紧接而上,也不客气,只道:“现在有石彪守大同,听说他很能干,不过也只能看看,现在保喇跃跃欲试,我在这里说句实话吧,要是再来一次也先进犯,咱们也就只能守在京师里不出去,出兵则必败!”

“不错。”孙镗话不多,亦是一位后起之秀,焦礼诸辈,皇帝可能觉得老了,叫他们回京是来养老,但孙镗则是现在皇帝最为倚重的一位爵帅,他忧心忡忡的道:“营制崩坏久矣,十团营时,分有诸将统管,于谦督促又严,所以操练正常,现在重归三大营,老幼不分,良莠不齐,就是精兵,也消磨掉了。况且,粮饷不继,武官贪污盛行,吃空额,占役,冒领,雇役,至于会操……”孙镗摊手苦笑,问下首各人:“现在谁带的兵还有会操?”

各人都是摇头,一个红脸都督站起身来,抱拳道:“下官该管的营兵该有两千余人,不过,老弱过半,这还罢了,又被占役七成,剩下来的全是些混混油子,老实说,下官亦役使不动。不要说会操了,能自己来点卯就不错了!”

有人开头,则下余人跟紧而上,听到后来,便是张佳木也为之惊心。其实倒也不足为奇,王朝上升期时,则样样事都有规矩,一走下坡,则势如奔马,想拉也拉不回。三大营极盛时有二十几万战兵,加上辅兵过五十万人,现在呢,能拉出个万人队,就是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