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讲武堂(第2/2页)

赵桓有着后世人才有的对日本独特的心理,既仇恨于两国战争往事,亦敬佩对方民族性的好学与强韧,为了不给对方任何赚钱和藐视中国的机会,借着军备之机,又广召工匠,甚至暗中派人到日本偷学横刀的锻造工艺,终于又可以将失传不久的工艺又重新承接回来。

皇帝就要办喜事,连着宫中的气氛也洋溢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喜气。几个内侍听得赵桓命令,喜滋滋的捧出新造出崭新的横刀,捧至两个青年将军的身前。

岳云与李显忠相视一笑,双手将刀接过,又谢过赵桓,先将自己原本的佩刀接下,再将横刀系在腰上。

赵桓满面春风,先叫这两人上前,又将场中数十内殿直的侍卫们一起叫将过来,笑道:“岳飞与李显忠,一个是世家,家传武学,一个也是自幼从父习武,久经战阵,你们输了给他们,其实也算不得什么。以前东京的内殿直侍卫,多半是取自世家,多有武艺不凡者,你们虽然是当日选取的军中精锐,到底不能和世家子弟相比。”

各人面面相觑,不知道他这一番话是何道理。其实世家子弟中有争气的,自然比平头百姓出身的军汉要强,但也多有纨绔子弟,十八般武艺样样稀松的。当日东京城中虽然有不少武艺精强的世家子弟,却也有不少连禄米都背不动,需要雇别人代扛的禁军子弟。

却听赵桓皱眉又道:“自从女真乱起,国家失地甚多,而更感人才凋零。就从现下来说,朕手中大将不少,而大将之下,却凡多庸懦之才。真如岳云、李显忠这般的,又有几个?所以朕这几天,看着大伙演武,其实心里也有盘算。要从长安伊始,在各地兴建讲武堂,精选武艺高强,久历战阵的将军充任教官,而选取散直中武勇聪明者,入堂学习,朕在由其中选拔佼佼者为将,则强兵有望。”

李显忠将门世家,却从来没听说过这样的办法,岳云也是心中怀疑,当面却无人敢质疑皇帝的决断,两人当下躬下身去,答道:“谨遵陛下圣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