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中德奥同盟形成(第3/3页)

非常遗憾!小毛奇尽管具有及其深远的目光,但是没有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实际上20年前,沈从云就已经为这场世界大战做准备了。

尽管俄国的冬天是令人无法忍受的,但是中国宣布加入同盟国的第二天,三十万大军还是冒着严寒越过了蒙古草原上的中俄边境线。发人深省的是,连接蒙古草原的中俄铁路,采用的居然是俄制标准不说,而且短短的一个星期内,上千列火车满载着人员和物资,在前期进入新西伯利亚的军队配合下完全没有遭遇任何抵抗,就彻底的控制了新西伯利亚地区的大小城镇。有趣的是,中国军队的“入侵”,迎来的是当地民众的夹道欢迎。更有趣的是,中国军队占据新西伯利亚地区后,并没有立刻往纵深推进,而是停下脚步,迎接大批民用物资和政工人员的进入,然后快速的展开了对帮助当地民众度过冬天的物资救援行动。

宣战的第二天,英国驻扎在印度的远东舰队,立刻启航快速增援新加坡。不过,这一举动似乎稍微有点晚了,因为远东舰队主力启航的同时,收到了新加坡方面分舰队的一份紧急求援电报。

电报内容如下:“凌晨四时,中国潜艇部队偷袭新加坡军港,击沉无畏舰一艘,巡洋舰三艘。急盼救援!”

三十分钟后,当舰队还在大海上刚刚开始航行时,第二封电报又到了。内容如下:“中国南海舰队大小战舰一百余艘,炮击新加坡,上帝保佑我们能守上24小时。”

确实,新加坡的六千英军,只能指望上帝的帮助了。五十艘战舰用舰炮将英军炮台阵地整整轮了两个小时。英军士兵这一辈子恐怕也没有遭遇过如此猛烈的炮火招呼,一个一个都锁在战壕里抱着脑袋祈求上帝保佑。接下来的海军陆战队的登陆作战,显得稍微有点小麻烦,但是新加坡实在是太小了,天黑来连之前,一万中国军队在建立起一个坚固的桥头堡,将英军围困在新加坡城区内时,战斗已经变得毫无悬念了。

从整个战争进程来看,这一切显得如此的井然有序,如此的早有预谋。感觉到巨大威胁的美国驻菲律宾的舰队,刚刚驶出港口,就遭遇到三十艘中国战舰编队的围堵,尽管中国舰队没有开火,但是美国舰队还是识趣的退了回去。

36个小时后,新加坡英军宣布投降,这时候英国远东舰队距离新加坡还远着呢。获悉新加坡陷落之后,英军远东舰队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继续前往新加坡发起攻击,还是立刻返航。

事实上面临着巨大困境和压力的,还有英法两国的最高统帅们。由于中国的参战,两国必须尽快做出一个战略上的大调整。同时,两国军方一致致电各自的政府,坦言如果不能获得美国人的加入,最多再坚持半年,战争就能宣布结束了。那么,美国人究竟是什么态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