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飞向蓝天(第2/3页)

聂梓休多少有点慷慨激昂的说着,身子挺的笔直,目光中绽放着热切。沈从云当然知道飞机的重要性,可惜沈从云不是搞飞机出身的,不然金手指大开,弄出喷气式来,三年统一全世界那才叫YY呢。

沈从云的沉默,让聂梓休有点惴惴不安,狠狠的吊了一番聂梓休的胃口后,沈从云淡淡的笑了笑道:“一个月五千块大洋的研究费用,地方你自己去挑,人你自己去找,回头给我一个可行性报告。”

聂梓休露出狂喜之色,情不自禁的上前抓住沈从云的手道:“多谢大人!”

……

总参的意见还没有下达,李振的第二师就已经发动了对鸡冠山最后几个堡垒的总攻。失去了两翼的庇护,在机枪和大炮的火力压制下,士兵们冲到堡垒的入口出,成捆的集束手榴弹往里灌,俄军死死的守住入口不肯投降。李振眼见强攻不下,让人找来煤油,在几个入口处放火,一阵烟熏火燎之后,里头的俄军非但没有投降,反而丢出来手榴弹。

李振干脆让人搬来沙袋,找到的入口都给填上,只留下一个入口,然后在最后一个入口处堆上柴火,倒上煤油。这一招实在是太狠了,里头的俄军被呛的再也坚持不住了,下午的时候总算是从射击口处伸出了投降的白旗。至此鸡冠山完全被攻克,旅顺要塞的东门已经被粗暴的踹开了。

走上鸡冠山的张光明,多少有点感慨万千的意味。两次总攻总算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唯一不满的是鸡冠山上的俄军,俘虏意外的少,总攻才抓到一百来人,审问之后张光明才知道,俄军的指挥体系因为康特拉琴科的阵亡,混乱了一阵子,这才给了第二师可趁之机。得知这个消息的张光明不由暗自庆幸,同时也感慨于俄军的顽强,整个鸡冠山阵地上俄军先后投入六千余人,投降的才一百多。这一百多人里面,绝大部分都是伤员。应该说俄军在旅顺战场上,确实展现出一个老牌强国的风采。

中俄战争,国际上看好中国的并不多,从军事力量的对比上来看,俄军常备军一百万,预备役三百万,中国满打满算六十万。从数字上来看,俄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是西方列强并不了解中国的军队体制,沈从云当权后大搞地方武装,真的要搞全国总动员的话,三个月内拉起两百万大军,人的一点问题都没有。要考虑的是上哪找那么多钱来发军饷,还有吃饭穿衣服的问题。还有一点西方列强没有预料到的就是,中国百姓有盲从的特质,只要有人挑个头,就敢拿起家伙来跟俄军对着干。东北战局上俄军补给线的千疮百孔,正是基于这个缘故。

旅顺战役暂时告一段落,俄军还站在203高地和二龙山阵地上,这也是最后的两块遮羞布了。俄国远东舰队的覆灭,仅仅逃回来三五艘战舰的结局,这让整个旅顺的俄军大为震惊,陷入了一种惶惶不可终日的境地,俄军在士气上遭到了严重的打击。消息传到国内,俄军统帅部对此大为恼火,以波罗地海舰队为主体的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式组成。7月3日正式出航,直奔远东战场,尼古拉二世扬言,一定要让中国猴子的海军永远不能出现在大海上。

吉林方面,阿列克谢耶夫尽管非常的着急,恨不能立刻就发起攻击,可是残酷的现实不能不让他冷静下来,四十万大军的吃喝拉撒每天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阿列克谢耶夫再次上书统帅部,提出等铁路修通了,补给问题得到了彻底的缓解,才考虑发动攻击的可能性。打仗不仅仅是打武器装备和士兵的斗志,后勤有保证才能确保胜利。现在俄军已经实行了定量配给的制度,一个士兵每天只能分得半斤面包,以这样的一个状态,阿列克谢耶夫哪里有勇气发起进攻,非但如此,他还有意识的开始往后收缩战线,向后退回去一百公里。

阿列克谢耶夫的这一招,让余震多少有点触不及防的意思。事实上余震恨不得俄军立刻就发起攻击,几个军以逸待劳的,只要俄军胆敢主动攻击,拖上一个月后,等俄军人困马乏了,一个反击就能彻底击溃俄军。

可是俄军居然就往后撤了,这一下余震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这一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北京,余震当然要附上自己对俄军这一策略的分析。余震的看法是俄军迫于补给困难,主动后撤,从各方面收集来的情报现实,我军有必要发动一两次小规模试探性的攻击,不给俄军坐等囤积补给的时间。

……

螺旋桨在辅助人员使劲的一转之后,发动机轰隆隆的响了起来。聂梓休在飞机上坐着,心里多少有点紧张。为了表示一下这些年沈从云的钱没白花,聂梓休并没有着急拿着沈从云的上方宝剑去搞飞机的研究所,而是先将从美国带回来一架飞机组装起来,然后找个天气好的日子,请沈从云前来观摩一下飞行。

眼前这个飞机,在沈从云看来实在是太简陋了,帆布蒙的螺旋桨,机体结构主要是木头。飞机在临时的跑道上滑行了三十米左右后,终于挣脱了地球的引力腾空而起,在距离地面十米高的上空,摇摇晃晃的往前飞出去五百来米后,慢慢的落下。

“哎!姑且算它是飞机吧。”沈从云内心一声轻叹,就这年月,几年前人们还公认一个共识,飞机依靠自身动力是绝对不可能的。现在这条共识已经被推翻了,人类在依靠机械摆脱地球引力方面,已经迈出了巨大的一步。当然现在出现在沈从云面前的飞机,还无法让沈从云满意。飞机在20世纪的发展,一日千里也许都不过分。

聂梓休兴奋的从飞机上下来时,沈从云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尽管沈从云见过的飞机比起眼前这个怪物要先进了无数倍,但是不能打击年轻人的积极性啊。中国的飞机制造业,绝对不能落在世界的后面,落后挨打的傻事情,绝对不能在重演了。

相比与沈从云的冷静,边上的柳婷几乎已经合不上嘴巴了,一同前来观看的工业部长张謇,更是露出了激动的不已的表情。普通的卫兵就更别提了,全都看傻了。

沈从云的平静,让聂梓休感觉到了一丝的不安,心道是不是大人对咱取得的成绩不满意呢?当初莱特兄弟在美国试飞成功的时候,观看的百姓全都是发疯一样的。怎么大人就能如此的冷静呢?这也许就是高位者的矜持吧?聂梓休也只能这么理解了,要不然怎么解释的通?飞机啊!这可是正儿八经的靠发动机动力飞起来的,别看现在只能飞五百米,既然已经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以后的发展还能慢的了么?

“大人,您觉得怎么样?有什么指示没有?”聂梓休说话的时候,边上的张謇已经忍不住的朝他竖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