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皇后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第2/4页)

3

册立皇后大典在十一月一日举行,距离皇后被废也只有半个月的时间。当年王氏为后,因在太宗的丧期中,一切从简。而这次的立后大典则是完全按照唐朝宗室的规制来操办的。更为重要的是,这次立后是皇权回归的展示,高宗的心情无比兴奋。

李治身着衮龙袍,头戴通天冠,端坐在御辇上徐徐而来,到了阶前下了辇车,直接从专用御道走进大明殿。文武百官这才在赞礼官的引导下,依次走进大殿。

众官朝贺已毕,大司空典礼的主持人兼册授正使李端衣整肃,上前行礼:“请陛下颁授皇后制书册宝!”

坐在龙椅上的高宗李治点点头,接着一名内侍宣读制书,制书就是册后的诏书。读完后,又有内侍过来双手捧过龙案上的金册金宝,走过来交给龙阶下的李,李又把金册金宝交给身后的两名持节官和持案官。跪谢之后,几个人退出太极殿。会同等在殿外的副使于志宁、内侍、礼仪官等人,浩浩荡荡地前往长生殿。

太极殿的仪式结束后,皇上和皇后通常可以脱下笨重的礼服,进入放松休息状态。可是武后并没有换下大礼服休息的意思,她当即决定在肃仪门的城楼上,接受文武百官及外国使节的朝拜。

这个决定是临时加上去的,不在程序范围内。由于事出意外,文武百官都愣住了。当然这绝不是临时起意,武后在心里应该酝酿很久了。她只是想在这样的场合,向天下昭明:作为一个女人,自己已经成为一国之母,登临了权力台阶的最高处。

那一刻,武则天身着皇后大衮服,在一群花团锦簇宫娥美姬的拥护下,出现在肃仪门的城楼上。在灿烂秋阳的辉映下,武后毫无保留地把她那明艳照人的形象展露于众人面前,天之骄女,无与伦比。

武则天正式成为大唐帝国的皇后,这一年她正好28岁。在一个女人瓜熟蒂落的最好年华里,武则天就此登上属于自己的权力制高点。能够成为一国之母,是每个女人梦想中荣耀的极致。可是谁也不曾料到,对于武则天来说,她的人生道路上没有巅峰,只有更大的野心。

武则天从李手中接过皇后的玉玺,如此晶莹而温美,折射出它代表的无上荣光。

从宫妃到皇后,这决定命运的关键一步,武则天终究还是义无反顾地迈了过去。她抬起头望向天空,夕阳将它殷红的血色倾泻于长安城巍峨的宫墙上,华丽而森然,有一种凛然于世的美。从这一刻起,她就将是这里的女主人了。

册立皇后不久,紧接着又追赠武后的亡父工部尚书应国公武士彟为并州都督及司空,封母亲应国夫人杨氏为代国夫人,姐姐武氏为韩国夫人。

皇恩浩荡,异母兄弟元庆、元爽,以及堂兄惟良、怀运等家族成员也受到好处。长兄元庆升为宗正少卿,从四品上。次兄元爽升为少府少监,从四品下。堂兄惟良从始州长史升为司农少卿,从四品上,以上之人都成为京官,只有怀运从瀛洲刺史升为淄州刺史。

武家兄弟都是从六、七品官连升三级成为四品官,或者从地方上的县级干部直接提拔成省部级京官。这根本没按唐朝干部管理条例的路数来,属于非常规提拔。

等到嘉奖完毕,武后这帮同父异母的兄弟一起来到代国夫人杨氏的住宅,共叙亲情。杨氏以酒宴招待,但席间忍不住要说一席话。想起自从丈夫武士彟死后,到女儿登上今天的宝座为止,受尽武氏兄弟的冷落,心里憋得实在难受。

杨氏喝了点酒,内心激动难抑,不免落泪。她说:“皇后实在很了不起,她不念旧恶、以德报怨,赐给你们今日的荣华富贵。希望你们不要忘记皇后的恩德,好好做事,为武家争光。”

一般人对自己以前的过失,都非常健忘,被别人指出时,往往怒火中烧。尤其是那些对自己的才能和力量缺乏真正信心的人,更有这种情形。

杨氏的话不但没有让武家兄弟产生悔过之意,四个人反而同表愤怒,尤其是年纪最长的武惟良。他以嘲弄的口吻反驳:“我们弟几个都是先朝的功臣,也是武士彟之子,因此自幼得以任官。我们就是不靠别人,靠自己的本事吃饭,也非常满足,并没有想要升官或荣华富贵。更何况,我们商量好了,没人愿意沾皇后的光,获得非分的礼遇,那样即使获得功名也不是我们自身的荣耀。”

四人对视一眼,露出骄傲的冷笑。本来官位对他们来说,就是可遇不可求的,何况每个人手里都分得武士彟留下的庞大家产,不为生活所累。因此,他们方才说的话,一半是真心话,一半是不愿意看到杨氏那副暴发户的嘴脸,更忍受不了老太太对他们兄弟几个人的态度。

老太太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更何况生气的人是皇后的亲娘。当杨氏将宴会上的情况,汇报到武后那里时,武后异常震怒。

武后决不能向外界表明,自己向外戚套近乎,但外戚并不买账,因此要惩罚他们。她只能说,不是外戚疏远我,而是我疏远外戚,这样,荣誉就属于她。

于是,武后专门给高宗皇帝上了一通冠冕堂皇的表疏,表示了一种异乎寻常的谦逊态度,她说:“提升武惟良等人的职务,将给人一种印象,好像是我这个皇后徇私情,处处照顾娘家人(私于外家),而这并不是我真正的态度。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我建议将武氏兄弟外贬。”

在武后的倡议之下,武惟良被贬为始州刺史,武元庆被贬为龙州刺史,武元爽被贬为濠州刺史。其中曾直接薄待她们母女的两个异母兄弟下场比较悲惨,武元庆刚到龙州就死了,武元爽自濠州又发配到振州也死了。估计都是郁闷而死的。

武家人的心冷了,原以为武后上位,他们的春天就要来了。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武后刚上位,就来了个大义灭亲。最高兴的人要数唐高宗李治,皇帝的心暖了,他原以为武后上位,武家子弟会成为李唐皇室的最大隐患。武后这种抬脚猛踩娘家人的做法,让高宗皇帝很是欣慰。

4

对武则天来说,一切都是新的开始。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对于高宗皇帝另外两个女人,前任皇后王氏和前任淑妃萧氏来说:那就是白天不懂夜的黑。一场后宫风暴,本来以为只是看似平常的民事纠纷,人民内部矛盾,结果却演绎出了一场血色浪漫的悲剧。

她们两个被废之后,被关押在一个小院子里。一天傍晚,高宗皇帝从嘉献门外的一处废苑经过,看见萋萋衰草之中,矗立着一幢颓房。两名宫女通过墙上的孔窗往里递送食物。高宗就问身旁的宦官,此处有何人在此。宦官犹豫了一下,便据实相告。